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5:31

  本文关键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 舞蹈课程 舞蹈课程体系 建构与实践


【摘要】:具有舞蹈教学能力、合格的基础艺术教育工作者,是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是中小学对舞蹈教育的需求。因此,高度统一的舞蹈知识技能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应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贯穿教学过程中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舞蹈课程的教育功能、价值、目的及意义的认识,同时也增强献了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但他们并不具备很高的舞蹈专业技能和技巧;高师音乐学专业强调的是师范性,而不是技能性。所以,,音乐学专业所开设的舞蹈课程,在很多方面都不能用舞蹈专业的标准去做要求,包括舞蹈课程的目的、要求、课程设置、授课内容等很多方面都不能一概而论。 以专业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为模本是现行高师音乐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内容不完整,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手段陈旧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调整和完善现行的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立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科学的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是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本论题的出发点与研究价值所在。本文从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体系的建构、实践和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的调查与反思几个方面来研究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的建构。 本文采用了理论阐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及教学对比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研究了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途径来解决目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改革教学内容部分的具体方案,且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来加以实践检验。希望通过此篇文章,能够为高师院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高师音乐学专业 舞蹈课程 舞蹈课程体系 建构与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0-4;G65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表清单11-12
  • 1 绪论12-20
  • 1.1 选题缘由12-13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13-15
  • 1.2.1 研究对象(个案)简介13-14
  • 1.2.2 相关概念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1 国内部分15-17
  • 1.3.2 国外部分17
  • 1.4 研究方法17-18
  • 1.4.1 研究的理论视角17-18
  • 1.4.2 研究方法18
  • 1.5 研究意义18-20
  • 2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的依据、要求和原则20-30
  • 2.1 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材培养目标与方案20-21
  • 2.1.1 培养目标20
  • 2.1.2 培养规格20-21
  • 2.1.3 学制与学位21
  • 2.1.4 毕业学分具体要求21
  • 2.2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体系的定位与价值21-25
  • 2.2.1 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的定位21-24
  • 2.2.2 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价值24-25
  • 2.3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体系建构的基本要求25-26
  • 2.3.1 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满足受教育者对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25
  • 2.3.2 “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是课程体系建构的核心思想25-26
  • 2.3.3 课程体系建构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26
  • 2.3.4 课程体系的建构应体现学科知识发展的前瞻性26
  • 2.4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26-30
  • 2.4.1 全面贯彻合格师资和学校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观27
  • 2.4.2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27
  • 2.4.3 坚持多元整合的思想27-28
  • 2.4.4 整体优化的原则28-30
  • 3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的内容30-42
  • 3.1 舞蹈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原则30-31
  • 3.1.1 认知与实践结合的原则30-31
  • 3.1.2 启发性原则31
  • 3.1.3 “课堂”与“课堂”相一致的原则31
  • 3.1.4 普及性原则31
  • 3.2 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31-34
  • 3.2.1 理论教学32-33
  • 3.2.2 专业技能教学33
  • 3.2.3 实践教学(课堂实践、艺术实践、教学实践)33-34
  • 3.3 舞蹈课程的教学大纲34-36
  • 3.3.1 教学目的与要求34
  • 3.3.2 教学要求34
  • 3.3.3 教学时数分配表34-36
  • 3.4 舞蹈课程的课堂教学36-37
  • 3.4.1 舞蹈课程的课堂构成36
  • 3.4.2 舞蹈课堂中师生的位置36-37
  • 3.4.3 舞蹈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及类型37
  • 3.5 舞蹈课程的评价原则37-39
  • 3.5.1 导向性原则38
  • 3.5.2 科学性原则38
  • 3.5.3 整体性原则38
  • 3.5.4 可操作性原则38-39
  • 3.6 舞蹈课程的教学管理39-40
  • 3.6.1 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的管理39
  • 3.6.2 计划管理39
  • 3.6.3 教材管理39-40
  • 3.7 舞蹈课程的教学设备40-42
  • 4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实践42-51
  • 4.1 舞蹈课程的课程模式42-43
  • 4.2 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法43-45
  • 4.3 舞蹈课程的教材建设45-46
  • 4.4 舞蹈课程的评价方式46-48
  • 4.4.1 学生46-47
  • 4.4.2 教师47
  • 4.4.3 评价的方式方法47-48
  • 4.5 舞蹈课程的师资建设48
  • 4.6 舞蹈课程设置与艺术实践48-51
  • 4.6.1 明确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48-49
  • 4.6.2 高师音乐学舞蹈课程设置49
  • 4.6.3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的艺术实践49-51
  • 5 对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51-59
  • 5.1 对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51-53
  • 5.1.1 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开设情况51-52
  • 5.1.2 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开设具体内容和学时安排情况52
  • 5.1.3 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所选参考教材52-53
  • 5.2 对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问题的反思53-57
  • 5.2.1 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53-54
  • 5.2.2 教学内容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能力54
  • 5.2.3 缺乏“师范性”教育54-55
  • 5.2.4 课时少,学习不够深入55
  • 5.2.5 课程设置不合理55-56
  • 5.2.6 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教材56
  • 5.2.7 课程模式与内容陈旧56
  • 5.2.8 缺乏专业的教学人员56-57
  • 5.3 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57-59
  • 6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3
  • 作者简历63-67
  • 学位论文数据集6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琳;;民族民间舞教材使用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梁宇;;从舞赋走进汉代舞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夏凡;;论高校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的开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张馨月;;浅谈如何表现艺术中的呼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邓芳娟;;情感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8 王炳社;;形式思维与艺术创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9 雷文彪;;论维柯《新科学》中的“诗性逻辑”之“逻辑”[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郑明璋;;从傅毅《舞赋》看汉代长袖舞的动态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春梅;;佤族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文静;张麟;;美在真实 贵在独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舞台魅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3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利民;;内蒙古动漫产业的文化资源及发展取向[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6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8 吕寅;;沈阳满族民间舞蹈旅游价值与开发[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李延超;;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及其引发的思考[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朱媛;中国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建喜;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3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63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