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2:12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程的研究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末期,体育舞蹈由日本引入到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我国体育舞蹈在亚洲,乃至世界级体育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体育舞蹈爱好者数量已经超过三千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适应这一需求倾向,各相关高等学校纷纷开始进行体育舞蹈的专业化教学。其中,多所体育院校也充分挖掘潜力,从“体育”特色着力,进行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正是由于是体育院校的行业特征,体育院校当中体育舞蹈的专业教学在一些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甚于艺术院校,舞蹈资源较为薄弱。体育院校如何扬长避短,在体育舞蹈人才培养中彰显“特色”一直是各相关体育院校所关注的课题,其中舞蹈技术课程的教学问题更广受重视。尤其是2011年3月,艺术学首次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的13个学科门类之一,舞蹈学由此被设为艺术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此举,更给体育院校的舞蹈学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旨在探讨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当中的核心课程——舞蹈技术课程的相关问题。论文以成都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为重点分析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梳理出当下体育院校当中舞蹈类技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仍处在探索阶段,生源结构不统一,教学目标上对舞蹈技能的强调不足,尚无规范化适合于体育院校舞蹈类课程的教学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略显单一,课程评价和师资结构不尽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改进建议:1、确立具有体育特色的舞蹈学专业定位与目标;2、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院校艺术品牌,吸引优质生源;3、更新教学理念,探索体育院校舞蹈课程的特色与新模式;4、制定突出舞蹈技能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体系;5、加强培养与引进力度,建设舞蹈专业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体育院校 舞蹈学专业 舞蹈技术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0-4;G64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9
- 1.1 问题的提出8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8-9
- 2 文献综述9-13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9-10
- 2.1.1 舞蹈学9-10
- 2.1.2 舞蹈技术课程10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2.2.1 舞蹈学体系的相关研究10-11
- 2.2.2 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11-12
- 2.2.3 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程的相关研究12-13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13-14
- 3.1 研究对象13
- 3.2 研究方法13-14
- 3.2.1 文献资料法13-14
- 3.2.2 问卷调查法14
- 3.2.3 比较分析法14
- 4 分析与讨论14-26
- 4.1 我国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的发展演进14-16
- 4.1.1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14-15
- 4.1.2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5
- 4.1.3 第三阶段:交融探索阶段15-16
- 4.2 我国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现状16-19
- 4.2.1 专业定位仍处在探索阶段17
- 4.2.2 舞蹈学学科培养目标与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尽一致17-18
- 4.2.3 生源专业入口划分不明确,考生舞蹈能力较差18-19
- 4.2.4 教学硬件有待完善19
- 4.3 成都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程现状19-26
- 4.3.1 教学目标上对舞蹈技能的强调不足19-22
- 4.3.2 课程结构上更强调技术类课程的比例22-23
- 4.3.3 尚无适合于体育院校舞蹈类课程的教学教材23-24
- 4.3.4 教学内容和方法略显单一24-25
- 4.3.5 课程评价标准不尽完善25
- 4.3.6 师资结构不尽合理25-26
- 5 对我国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构建的建议26-36
- 5.1 确立具有体育特色的舞蹈学专业定位与目标27-28
- 5.1.1 充分利用体育优势,竞争新兴产业人才市场27
- 5.1.2 依据舞蹈学学科发展新要求设立人才培养目标27-28
- 5.2 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院校艺术品牌,吸引优质生源28-29
- 5.3 更新教学理念,探索体育院校舞蹈课程的特色与新模式29-33
- 5.3.1 强调课程结构特色化与灵活性29-30
- 5.3.2 分层教学模式探索30-31
- 5.3.3 加强舞蹈技术课程的教学能力31-33
- 5.3.3.1 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创新31-32
- 5.3.3.2 尝试多种媒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32-33
- 5.4 制定突出舞蹈技能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体系33-35
- 5.4.1 课程评价突出综合素质的考核33-34
- 5.4.2 结合课外实践与竞34-35
- 5.5 加强培养与引进力度,建设舞蹈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35-36
- 参考文献36-41
- 致谢41-4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2-43
- 附件43-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妮;;2014全国舞蹈高等教育论坛——舞蹈学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举办[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穆扬;;新建本科院校舞蹈学专业基训训练模式探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赵鲁南;韩春利;孙晋海;于杰;;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结构重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张於;;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3年05期
5 赵云艳;;“范式转换”与舞蹈学学科扩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闫桢桢;;2012年舞蹈学发展概述[J];艺术评论;2013年03期
7 张瑶;;浅谈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07期
8 黄璐;;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谭桂琴;;核心技能·创新能力·有效思维——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教学的思考[J];大舞台;2012年02期
10 杨鸥;;舞蹈控制力量训练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866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6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