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母亲》中的舞蹈动作语言探析人物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7-09-29 08:05
本文关键词:从作品《母亲》中的舞蹈动作语言探析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舞蹈,就其本质来说,它是一种肢体艺术。舞者的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物质载体,承载着艺术表现与思想传达的作用。我们可以将艺术表现看作是舞蹈动作语言的外部形态,而思想传达则是指依附在舞蹈动作语言背后的内在含义。而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中都应该包含有这两种舞蹈动作语言,并且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通过笔者对作品《母亲》的亲身表演经历,,与舞蹈表演理论相结合,从舞蹈动作语言的外部形态和舞蹈动作语言的内部情感活动切入,探析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舞蹈动作语言 母亲 人物形象 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05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6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6
- (三) 研究方法6
- (四)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6-8
- 一、 作品《母亲》中舞蹈动作语言的构成8-9
- (一) 舞蹈动作语言的外在形态8
- (二) 舞蹈动作语言的内在含义8-9
- 1、 风格化的语言9
- 2、 个性化的语言9
- 二、 作品《母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9-11
- (一) 人物的确立10
- (二) 形象的塑造10-11
- 1、 外部勾勒10-11
- 2、 内部升华11
- 三、 从舞蹈动作语言探析人物形象的塑造11-13
- (一) 从动作语言的外部活动探析人物形象的塑造11-12
- (二) 从动作语言的内部活动探析人物形象的塑造12
- (三) 动作语言中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之间的关系12-13
- 结论13-14
- 参考文献14-15
- 致谢15-1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伊斯兰教文化下的舞蹈双生花——回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J];大众文艺;2014年03期
2 邓莹;;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形态对比[J];大众文艺;2014年09期
3 石雁;;藏族锅庄舞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4年08期
4 许漓;;浅谈汉族长绸舞的起源及特点[J];大众文艺;2014年15期
5 吴建秀;;民间舞教学初探“三情”[J];北方音乐;2014年14期
6 余玲;胡海燕;高爱华;曹伟娟;吴思e
本文编号:940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94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