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运而生—浅析图像与新媒体艺术
本文关键词:应运而生—浅析图像与新媒体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艺术 图像学 用户体验 图像发言权 应用平台
【摘要】:伴随先锋性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为数字时代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同时新媒体艺术的科技与艺术又影响着时代背景下生活的大众。这种影响的表现是:人们视觉审美欣赏能力的改变,欣赏方式的转变,观看图像的视野得到扩大,视觉的经验得到改造等等。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在视觉艺术史,尤其媒介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后现代主义理论,论述新媒体艺术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及由二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些新的艺术现象、现代科技产物以及大众的心理需求变化。 首先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入手,剖析其在该领域里兴起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和现象以及对大众生活方式影响。再从图像相关的内容、概念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图像符号、视觉组织结构关联和与图像受众的相关性。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找出新媒体艺术和图像存在的交互内容以及联系。从当今的图像时代发展的趋势,分析在图像时代下,对大众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大众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呼之而出的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从影像、媒体和可视媒体的出现,到媒介的转变,再到到虚拟现实和图像的重组,形成了当代新媒体艺术里的一些分支机构。 其次从图像时代的本质以及哲学内涵和人的本源出发,解析新媒体艺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配合人的心理而产生的物质。从网络图像话语权、应用平台的新媒体与图像到用户体验,全面分析,新媒体艺术与图像应运而生的发展历程。从而总结并得出一个结论。在研究的过程中,利用一些问卷调查和网络数据的搜集形成了几组有力的数据图表,使论据更加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最后对新媒体艺术以及图像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新媒体领域未来的发展必定面向于大数据时代的趋势发展,随之而来的图像的含义也会更加的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图像本身的符号表达,,而且在新媒体视觉文化和网络时代的牵引下,图像的表现形式和科学技术更加的完善。希望我的分析以及涉及到的一些学术延展能够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出微薄之力,并且也希望能够弥补一些在新媒体和图像领域中的一些理论研究空缺。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图像学 用户体验 图像发言权 应用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论文概述9-12
- 1.1.1 选题意义10-12
- 1.1.1.1 选题目的10-12
- 第二章 新媒体艺术12-16
- 2.1 新媒体艺术的进化12-16
- 2.1.1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14-16
- 2.1.1.1 影视动画中的新媒体艺术15-16
- 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下的新媒体艺术16-19
- 3.1 后现代文化的发展16-19
- 3.1.1 后现代新媒体艺术特征16-19
- 第四章 图像的视觉思维19-30
- 4.1 图像的视觉组织结构19-30
- 4.1.1 图像的符号化特征21-30
- 4.1.1.1 新媒体语境下的图像发言权25-30
- 第五章 新媒体艺术中的图像修辞30-36
- 5.1 基于网络平台的新闻图像30-36
- 5.1.1 图像的修辞在新媒体中表现31-36
- 5.1.1.1 后现代下的图像性质33-36
- 第六章 新媒体艺术与图像36-50
- 6.1 新媒体应用平台36-50
- 6.1.1 新媒体中“晒”文化的图像转化41-50
- 6.1.1.1 新媒体应用中的大众体验42-50
- 第七章 新媒体艺术与图像发展趋势50-52
- 7.1 大数据时代对新媒体的影响50-52
- 7.1.1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媒体未来50-52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4
- 致谢54-55
- 附:作品册55-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晔;;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振兴;;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方兴;郑杨硕;;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3期
4 刘筱;;何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何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谢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品格探议[J];装饰;2006年08期
6 闻婧;张乃中;;浅谈新媒体艺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年12期
7 徐静;傅畅;;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8 姜积会;;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9 胡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23期
10 苌苌;;走向“合成时代”的国际新媒体艺术[J];艺术.生活;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鲁晓波;;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侯利霞;;解读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诠释[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4 李鹏;;试析艺术与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5 黄泽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印海;高增平;;论新媒体艺术传播中文本与视像互动迁移中的审美思维方式[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胡勇;沈旭昆;;真实感材质建模技术与新媒体艺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薇;如何让新媒体艺术葆有健康的生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本刊实习生 李志勇;新媒体艺术:收藏视野中的新势力[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杨琳;已有藏家开始新媒体艺术收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孙国胜 马学东 禾田 潘瑶;新媒体艺术或成拍卖市场新板块[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周舒;新媒体艺术大展:在艺术与科幻之间[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苌苌;看“合成时代”的艺术[N];大连日报;2008年
7 谢书波 侯丽;中澳新媒体艺术展: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对话[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亚萌;新媒体艺术:关注生态的参与意识[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如何延伸?[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明慧;新媒体艺术:饕餮大餐还是“夹生饭”[N];中国改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姿;新媒体艺术鉴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玲玲;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身体性”介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畅;试论: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逻辑探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2006年
7 向玲玲;新媒体艺术的美学语言[D];厦门大学;2006年
8 王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D];河南大学;2008年
9 王夏蓉;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优;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0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4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