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逻辑演进与学科建构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以来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逻辑演进与学科建构
【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经历了从学者引导、学界推进到学科自觉的百年历程。第一阶段是民俗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发展期,相关研究主要依附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化展开;第二阶段的研究已经实现了民俗艺术的理论自立,摆脱了民俗学的束缚,"民俗艺术"的学术概念与内涵得以阐释;最后一个阶段是民俗艺术学学科的确立期,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其中陶思炎先生的《民俗艺术学》是民俗艺术研究学术史上第一本系统地阐释民俗艺术、并建构起民俗艺术学完整理论体系的论著,它标志着民俗艺术学学科自觉的最终形成。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学 研究体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5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民俗艺术是由民间大众创造、传承、享用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生长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中,品类众多,底蕴深厚,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游艺、歌谣、神话、传说等各艺术门类。这种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不仅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加了厚度和色彩,也为学术界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孙宏图;点击民俗艺术[J];福建艺术;2001年03期
4 陶思炎;;民俗艺术研究的历史回顾[J];民族艺术;2011年02期
5 陈绘;;民俗艺术符号的象征意义[J];设计艺术;2006年03期
6 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黄素志发明滦州影戏说考辨[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2 孙发成;程波涛;;跨学科视角下的民俗艺术传播[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高灼荣;李毅;;安徽省民俗体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胡颖;;非遗保护视域中的永靖傩舞戏形态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5 张艳;;伊斯兰教文化下的舞蹈双生花——回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J];大众文艺;2014年03期
6 卢丽萍;;试论广西田阳山歌的艺术特色[J];北方音乐;2014年09期
7 谷淑芳;;浅谈民俗艺术对汉服饰典型化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年23期
8 王文业;;信仰民俗对西部地区民间美术的影响[J];大舞台;2015年03期
9 桑全喜;;我国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单永军;;民俗艺术传播研究刍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振峰;甲骨卜辞与殷商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荣新;鲁西南丧葬纸扎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王坤;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D];天津大学;2013年
4 姜乃菡;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艳;陕西民间鼓舞的历史演变与健身资源开发及利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立如;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张慧;《中央日报》副刊与储安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谢玮;明清古锁的文化意蕴及其象征符号表达[D];扬州大学;2009年
5 满长君;嫦娥奔月传说的历史发展遗痕及其原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阙真喜;困境与转机——中国雕塑的现代化转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霍其武;晋南社火体育健身文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明珠;客家民俗艺术与地域性设计探析[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9 全雪花;[D];延边大学;2012年
10 张建新;传媒视野下的新疆麦盖提县维吾尔刀郎木卡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戈;;甘肃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机制探索[J];开发研究;2008年03期
2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陶思炎;李鹏;;民俗艺术学的历史、体系与方法——陶思炎教授访谈录[J];艺术学界;2013年02期
4 王伟;;消费时代的民俗艺术与产业化研究[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7期
5 陶思炎;孙发成;;民俗艺术的审美阐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5期
6 邓抒扬;;民俗艺术在现代文化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卢爱华;;民俗艺术产业化发展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金哲;;浅析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关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9 并应;;民俗艺术:国人生活信仰的历史标本[J];公共艺术;2011年01期
10 颜开;颜新元;;激活当代民俗艺术“内需”,从高校民俗艺术教育入手[J];中国美术;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逄群;胶南民俗艺术调查与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2 苏丹;赣南宁都客家民俗艺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6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4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