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基于语料库的《卖花女》译者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6:31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卖花女》译者风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料库 描写翻译研究 译者风格 《卖花女》


【摘要】: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译者文体的研究也逐渐趋向热点。描述性翻译研究曾一度为译者风格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而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语料库翻译研究又为译者风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点评式研究方法带来的主观性的不足。这种新的方法不仅为译学研究提供新视角,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 借助语料库,研究者可以对译作进行文体风格的量化研究、对译者个人所偏爱的语言表达形式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发现译者的翻译风格特征。译者风格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卖花女》作为萧伯纳的代表作,具有很明显的语言特征和文体特点,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关于《卖花女》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是以某个译本作为出发点,从它的语言特征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有涉及到两个汉语译本的对比研究。本文试从微观层面对《卖花女》两译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对两译本的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在词汇层面,林语堂译本词汇使用更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同时在词汇的选择上趋向更保守的特点。而杨宪益译本用词更加简单,易于读者理解。 在句子层面,杨宪益译本的句式结构相对简单、简洁,但句意明确,语言流畅。对句子层面的研究表明杨宪益的翻译目标并不只在于保持原文的叙述风格,更在于追求译文的流畅性,为译文增加了可读性。 在语篇层面,杨译本更多的使用了代词和连词,使译文衔接更加自然流畅。 通过对两个译本从三个层面的对比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翻译风格。研究结果为读者对译本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建议,,同时也为更深一步的关于译者风格原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语料库 描写翻译研究 译者风格 《卖花女》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059;I046
【目录】:
  • Abstract7-8
  • 摘要8-9
  • List of Tables9-10
  • Abbreviations10-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4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13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3-14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4-26
  • 2.1 Researches on Two Translated Versions of Pygmalion14-16
  • 2.1.1 Studies on the Two Translators of Pygmalion14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wo Translated Versions on Pygmalion14-16
  • 2.2 Researches on a Translator's style in Translation Studies16-24
  • 2.2.1 Translator's Style 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16-20
  • 2.2.2 Translator's Style i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20-24
  • 2.3 Researches on Translator's Style Based on Corpora24-26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oundation26-36
  • 3.1 Translator's Style26-30
  • 3.1.1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or's Style26-27
  • 3.1.2 Research Dimensions of Translator's Style27-28
  • 3.1.3 Methodology of Translator's Style28-30
  • 3.2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30-36
  • 3.2.1 Development of Corpus Linguistics30-31
  • 3.2.2 Types of Corpora Us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31-32
  • 3.2.3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32-36
  • Chapter 4 Research Design36-41
  • 4.1 Research Questions36
  • 4.2 Research Methods36-37
  • 4.3 Research Procedures and Tools37-39
  • 4.3.1 Procedures37-39
  • 4.3.2 Tools39
  • 4.4 Corpora used in this Thesis39-41
  • Chapter 5 A Corpus-based Analyses of the Styles of two Translators of Pygmalion41-59
  • 5.1 Comparative Study at the Lexical Level41-50
  • 5.1.1 Ratio Between Word Tokens and Word Types41-42
  • 5.1.2 Lexical Density42-45
  • 5.1.3 Word Frequency45-49
  • 5.1.4 Swearwords49-50
  • 5.2 Comparative Study at the Syntactic Level50-54
  • 5.2.1 Average Sentence Length50-52
  • 5.2.2 Expletives52-54
  • 5.3 Comparative Study at the Textual Level54-57
  • 5.3.1 Conjunction54-56
  • 5.3.2 Substitution56-57
  • 5.4 Summary57-59
  • Chapter 6 Conclusion59-61
  • 6.1 Major Findings59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59-60
  • 6.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60-61
  • References61-64
  • Acknowledgement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跃红;;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比较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孙芳琴;试论《卖花女》剧本中俚语与强调句型之译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4 刘宓庆;翻译的风格论(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5 刘家荣;文体学方法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美芳;翻译学的目标与结构──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介评[J];中国翻译;2000年02期

7 林克难;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中国翻译;2001年06期

8 姜秋霞,杨平;翻译研究实证方法评析——翻译学方法论之二[J];中国翻译;2005年01期

9 刘康龙;穆雷;;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6年01期

10 王克非;黄立波;;语料库翻译学十五年[J];中国外语;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1135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35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