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瑟尔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人的可塑性”思想
发布时间:2017-11-22 07:01
本文关键词:论伊瑟尔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人的可塑性”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沃尔夫冈·伊瑟尔 “人的可塑性” 文学人类学
【摘要】:沃尔夫冈·伊瑟尔,作为20世纪著名的接受美学理论家,8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文学人类学研究。学界对伊瑟尔的接受美学研究颇深,但却对其文学人类学研究不足,更不用说他的“人的可塑性”思想。 “人的可塑性”思想是伊瑟尔基于人类学关于“人”的共识而提出的。社会类学认为是人“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哲学人类学认为人是“有缺陷的生物”,生成人类学认为人生活在“原初场景”的表征世界中。因为是有缺陷的存在,所以我们不断超越自己、改善自己,我们始终处在一种变动的状态中。“可塑性”是人的本质特性,它流变不居,赋予自我生成、变动、否定的新属性。“人的可塑性”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动力,读者迷恋阅读的根源,成为了文学存在的动力和目的。因而,“人的可塑性”思想,成为了他文学人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具体而言,一方面,“人的可塑性”是文学活动的动力,促成了文学中的自我塑造。“人的可塑性”开启了文学活动中的“模仿”,达成了“陶醉”,启发了“反省”,促成了文学中的自我呈现、自我扩展、自我启蒙,最终完成了文学活动中的自我塑造。 另一方面,“人的可塑性”是文学活动的目的,文学通过虚构与想象的相互作用表演了无限的“人的可塑性”。伊瑟尔重新定义了虚构、想象。虚构是与现实相连的,,而不是对立的,是一种意向性越界行为。想象不是自足的一种能力,而是无为无形的潜在力量,需要主体意向的激活,是一种认知话语。虚构为想象提供了形式,想象填充了虚构的空洞,文学在虚构和想象的相互作用下构成了一种动态的表演。这种表演是在一个“仿佛世界”中,以“文本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具有游戏性与真实性,将“人的可塑性”带到了一个无边的空间,表现了人的多样的可能性。 与传统文学理论不同,伊瑟尔的文学人类不是只关注模式构建,而是关注文学本身存在的意义,关注文学作为符号的功能。“人的可塑性”思想重新定义了文学,确证了文学在当今多元媒体时代存在的必然性,为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指出了一个新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家俊;;后模仿时代文学的转化之力——从域限视角论伊瑟尔的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2 单德兴;文化的诠释与互动:伊瑟尔访谈录[J];南方文坛;2001年05期
3 王伟;;戏剧仪式的跨界想象——基于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论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1213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1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