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喜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7:30
本文关键词:黑格尔喜剧理论研究
【摘要】:黑格尔,,不仅在哲学上成绩斐然在美学领域也是成就卓著,他的喜剧理论不仅映照了他的哲学思想,也是他美学体系的一个分支,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喜剧理论的解读来窥探他深湛的思想内涵,揭示闪耀的主体性思想和人性光辉,采取宏观观照和微观分析的方法以求对其喜剧理论做较为详实的阐述。 绪论部分,综合了国内对黑格尔喜剧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来了文章论述的角度,主体性的论述角度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采用纵向梳理的方法,展示黑格尔喜剧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探讨了西方的主体性哲学,寻找喜剧理论的哲学依据。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传统既有哲学的发展也有文学的呼应,都对黑格尔产生了影响,黑格尔吸收前人成果提出“实体即主体”,成为集大成者。另一方面探讨喜剧的发展史,柏拉图到霍布斯形成了“缺陷—鄙夷”的喜剧传统,康德基于笑的对象的辩证性和笑的心理的间接性,建立起“人性—同情”的学说,席勒主张喜剧是对人心灵自由的表现。黑格尔的喜剧理论是康德和席勒喜剧理论的延续,在主体性哲学之下,形成了喜剧理论的主体性转折。 第二章,采用横向分析的方法,阐释黑格尔喜剧理论的内涵。包括喜剧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置、冲突的解决、古代喜剧和近代喜剧的划分以及滑稽、讽刺、幽默相关喜剧概念。侧重从主体性这一本质因素加以说明。 第三章,采用作品分析法,现实对照法,阐释黑格尔喜剧理论的价值。通过对莎士比亚喜剧作品《无事生非》的解读,进一步阐述黑格尔的喜剧理论以及对主体性的肯定。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精神被淡忘和主体不同程度的异化,人们失去往日的宁静与自由,黑格尔喜剧中的主体性就是人所拥有的纯真的个性,是人自由自觉的体现,彰显了时代的价值。 结束语对全篇内容进行总结,结合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文学批评展现黑格尔喜剧理论对当今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紫华;莎士比亚的喜剧美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高鸿;;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困境[J];理论导刊;2007年03期
3 邢南霞;李春凯;;浅析黑格尔主体性自觉及其当下价值[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271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7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