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民族文艺之根性——民族生态文艺学探索
本文关键词:自然:民族文艺之根性——民族生态文艺学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人类文化 根性 耶歌 大动力系统 祭神 文化类型 有机自然观 苏美尔人 社会生活内容 社会组织结构
【摘要】:正一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生发、壮大、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进程,文化的变迁大都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所决定和制约的。在远古时代,人类直接利用和依靠自然,人对自然充满着依恋、崇敬之情,形成了原始文化的类型;随着历史的进程,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部分地改造自然,但对自然还保持着一种敬畏、崇拜的态度,形成了农业文明时期的文化类型,这时的人类文化还是一种依生范式,即对自然的依赖和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生发、壮大、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进程,文化的变迁大都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所决定和制约的。在远古时代,人类直接利用和依靠自然,人对自然充满着依恋、崇敬之情,形成了原始文化的类型;随着历史的进程,人类在利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文义;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思想[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泽忠;韦芳;;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的话语空间与信息域生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米舜;;侗族日月神话信仰习俗与生态景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龙昭宝;;北侗玩山歌“洛阳桥歌”内蕴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陶桂丽;;论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性转化[J];歌海;2012年04期
6 吴媛姣;;侗族传统民乐研究述评及进一步研究取向[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7 陈守湖;;侗族大歌生境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8 吴媛姣;吐尔洪·司拉吉丁;;侗族音乐文化生态:研究综述及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1期
9 刘长荣;女性形象的民族文化表达——读张泽忠先生的小说集《蜂巢界》[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10 张泽忠;;侗族民间“诗史”与“诗论”[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苏义生;原生态歌谣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黄守斌;侗戏丑角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满香;侗语熟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尹庐慧;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平;侗族萨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吴芳;女神信仰与艺术[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吴臣霞;侗族琵琶歌的韵律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6 曾志;鼓楼下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晓;小黄歌班中嘎老传承行为的考察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8 米舜;日、月神话与生态存在论:一种新的解析范式[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陈牧;从依生走向共生[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新蕾;侗族“民族作家”的族群想象及其叙事[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辉;;以历史观看人类文化的发展与未来[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2 蔡元培;;卷首[J];语文建设;2012年17期
3 周立升;扬弃传统 变革传统[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4 辛立洲;重新发现 实现新醒悟——在人类文化宏观历史背景上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反思[J];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02期
5 林广泽;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的功能与特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袁行霈;;多元与自主——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人类文化生态[J];群言;2003年02期
7 匡亚明;人类文化知识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问题[J];孔子研究;1986年02期
8 王世荣;略论21世纪人类文化的基本走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林群 ,张澎军;德性修养:人类文化精神的灵魂[J];新长征;2002年05期
10 黄尚绎;;森林与人类文化[J];浙江林业;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梦;;人类文化体系与东方文艺复兴[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陶西平;;在第十三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北京学研究2011:北京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C];2011年
3 吴木;;略论人生的目的和价值[A];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五十周年文集[C];1994年
4 成小琴;;初探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斯曼·斯马义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打着宗教的幌子反对艺术就是反对人类文化[N];吐鲁番日报(汉);2013年
2 编译 本报记者 侯丽;社会可持续发展需关注人类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方李莉;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张孝德;导致人类文化生态失衡的单极化工业文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胡艳丽;“非零和”,一条人类文化的演进之路[N];上海证券报;2014年
6 李秉s,
本文编号:1274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7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