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与前苏联高丽人1950,60年代诗歌主题意识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国朝鲜族与前苏联高丽人1950,60年代诗歌主题意识比较
【摘要】: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大批朝鲜民众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到世界各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朝鲜民族,在朝鲜半岛以外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即散居者文化(Diaspora)。两种文化同根同源,因而具有诸多共性,但因散居者文化受所在居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故而与本土文化相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直至1990年的韩苏建交以及1992年中韩建交,中国朝鲜族与中亚地区高丽人文学才逐渐进入韩国研究者的视野。迄今为止,有关中国朝鲜族文学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前苏联高丽人文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朝鲜族文学与高丽人文学的比较研究这一领域仍属空白地带,尚需挖掘。 早在19世纪中叶,跨过鸭绿江、图们江到中国东北地区和前苏联的朝鲜民众就在当地创办学校,发行新闻报刊并出版文学作品。在朝鲜族文学发展初期,安寿吉、金昌杰、姜敬爱、玄卿俊、李鹤城、宋铁里、尹海英等作家们的文学活动起到奠基作用。1952年,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后,朝鲜族拥有了更多可以发展民族文化的平台,1956年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的成立,在朝鲜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延边文学》、《道拉吉》、《长白山》、《松花江》等文学杂志的创刊,为朝鲜族开展各种文学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爱民族、爱文学的朝鲜族文人们的不懈努力,朝鲜族文学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 前苏联自斯大林上台后推行高压民族政策,很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因此被扼杀。早在1937年高丽人就被迫从远东地区迁移至中亚,而他们的存在是在戈尔巴乔夫的开放政策推行以后才逐渐广为人知的。高丽人在斯大林的高压政治、文艺政策等相当恶劣的环境下,仍艰难地维持了本民族的文学创作。高丽人文学自朝文报《先锋》创刊,在1923年开设《文艺专栏》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先锋》成为高丽人文学的标志。1938年,《先锋》改名为《列宁旗帜》。在高丽人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诗人赵明熙功不可没,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其次则由赵基天、延成龙、韩振等人继承和发展了中亚地区高丽人文学。 初期的朝鲜族与高丽人文坛,由众多从朝鲜半岛移居的进步作家构成,并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建国后,朝鲜族经历了反右斗争、文革等一系列政治事件;而高丽人在1937年被强行从远东地区迁移至中亚地区后还要忍受斯大林政府的不平等待遇。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朝鲜族文学和前苏联高丽人文学都经历了文学的黑暗期。朝鲜族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进入21世纪,母语文学创作也有了较为健康的发展。高丽人文学在苏联解体之后进入了发展的活跃期,但高丽人作家中用母语创作作品的人越来越少,其前途并不乐观。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入手,对中国朝鲜族文学和前苏联高丽人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以1950,60年代朝鲜族诗歌和前苏联高丽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力求客观地探讨和研究同根同源的朝鲜族与高丽人,在不同国度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过程中,呈现出哪些异同点;并从历史的惯性和传承性的角度,结合历史背景比较研究朝鲜族诗歌和高丽人诗歌的异同性极其原因。 1950,60年代,朝鲜族与高丽人诗歌在以下几方面具有较大的可比性。 第一,中国与前苏联在地域上接壤,与朝鲜半岛毗邻。中国朝鲜族与高丽人分别聚居于中国与苏联两地,但其均非起源、形成于中国与苏联的本土民族。朝鲜族与高丽人移民的原因大同小异,都由于日本侵略朝鲜半岛被迫背井离乡移民到中国和前苏联。 第二,中国和前苏联社会体制相同,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这时期,中国很多方面都以前苏联为榜样,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两国呈现出相似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中苏两国都属于社会同质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他们的实践和探索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或一致之处。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基于政治功利性和现实国情的考虑,在文艺思想和政策方面也与苏联具有共同的特征,甚至表现出“全盘苏化”的倾向。这时期两国的文学受到政治上左倾思想的影响。在主题、创作手法、艺术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第四,朝鲜族诗歌与高丽人诗歌都是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1950,60年代中国和前苏联都发生了重大政治事件,朝鲜族文学和高丽人文学在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受到重创。在这样严峻的历史条件下,两国的文学发展也都收获了短暂的春天,即中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和前苏联文学史上的“解冻期”。 本文共分以下五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是序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主要1950,60年代的时代背景及文学概况。朝鲜族与高丽人的移民史在其历史原因上存在着诸多共性,也因居住国的不同政治因素呈现出差异性。朝鲜族与高丽人的文学概况也因移民史及居住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三,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比较了朝鲜族诗文学与高丽人诗文学的异同点。具体分为“第三章:国民性的确立”,“第四章:民族性的坚持”,两部分。第三章又包括“对社会主义现实的赞扬、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对苏维埃政权的赞扬”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前苏联文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政府将文学界定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办法确立为苏联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事业中真实地、历史地去描写生活;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运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中国在1953年,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立为文学的最高准则。朝鲜族文学的主题集中在对社会主义的赞歌、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以及对苏维埃政权的赞扬这三个方面。 第四章是民族性的坚持,分为“与故国的血缘意识、民族意识的诗画、乡愁意识”等三个方面。朝鲜族文学和高丽人文学虽然受居住国政治环境的影响,但毕竟是起源于朝鲜半岛的移民民族,本身的民族性在诗歌上也有表现,可是因不同国度生活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民族性的表现也有些差异。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主要对朝鲜族与高丽人诗文学的主题意识方面的异同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106.2;I0-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宁朝;对外开放与朝鲜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崔羲秀;朝鲜族与瑶族文化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张春植;从《苦难的年代》到《泪洒豆满江》——兼论再现朝鲜族移民史的视点变化[J];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03期
4 林水;朝鲜族的岁时节庆习俗[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邱映霞;朝鲜族民歌节奏的特点[J];中国音乐;1995年02期
6 白勇熙;为“光”添彩──记朝鲜族高级工程师尹演子[J];民族团结;1995年10期
7 王纯信;朝鲜族民间刺绣中“十长生图”释[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8 金炳镐;研究朝鲜族社会发展问题的佳作——《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与展望》评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何俊芳;独联体国家朝鲜族的语言丢失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3期
10 金强一;朝鲜族社会人口流动和集居地空洞化问题的对策研究[J];东疆学刊;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吉;李天民;;跨世纪朝鲜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车信福;;营销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的几点经验及教训[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千寿山;;论我州旅游业中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展示[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洪福子;;依托科研,创办朝鲜族特色学校[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黑龙江省朝鲜语学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6 杨兴江;;试述朝鲜族同胞在方正县抗日战争时期的突出贡献[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张子波;杨康鹃;杜婷婷;全美燕;金雄吉;金元哲;;延边朝鲜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流行病学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崔志华;李莲姬;韩春姬;;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张子波;杨康鹃;金雄吉;金元哲;;延边地区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李贞子;朴幸福;许珍华;;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朝鲜族低年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真;和平乡的团结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延边朝鲜族民俗[N];延边日报;2005年
3 记者 赵洪亮;红旗村打出“朝鲜族民俗村”招牌[N];延边日报;2005年
4 崔松男 相世和;振兴发展朝鲜族医药[N];中国民族报;2001年
5 阮凤文 首席记者 孟宝林;明星村的就地城市化嬗变[N];牡丹江日报;2011年
6 盛勇 乔振友;别有情趣的朝鲜族婚礼[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崔盛;抢救朝鲜族民间文化遗产乃当务之急[N];中国民族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文化立校 素质立身[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中国共产党珲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21名)[N];图们江报;2011年
10 车铁范;朝鲜族的民间舞蹈[N];中国档案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庆植;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刘智文;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刚;社会主义制度在延边地区的确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金真迪;解放后韩·朝·中国朝鲜族文学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熊英环;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易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张子波;延边朝鲜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遗传特征及其与LDLR、apM-1和PPAR-γ2基因相关性[D];延边大学;2011年
8 赵允卿;东北民族天神崇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李云霞;锡伯族文化探微[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朴延华;高丽后期王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明玉;中国朝鲜族与前苏联高丽人1950,60年代诗歌主题意识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周靖程;晚清东边道地区朝鲜族迁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姜哲荣;从多元共存的情景下分析的朝鲜族散居现状[D];延边大学;2012年
4 朴玉兰;延吉市朝鲜族老年艺术团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崔玉兰;中韩电视剧剧本中的朝鲜族女性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李英子;日、美、中三国朝鲜族双语使用情况比较分析[D];延边大学;2001年
7 裴洪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朝鲜族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8 刘昕朋;中国延边朝鲜族和汉族神经类型和手纹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9 郑英;中国朝鲜族文学与前苏联高丽人文学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金烨;北京朝鲜族的个体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1284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28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