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研究转型》
本文关键词:《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研究转型》 出处:《文艺研究》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科学 科学主义思潮 时代文学 版本书 月出 信息时代 论文形式 史识 理论反思 国家意识
【摘要】:正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本书在对于文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思潮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重新清理了信息时代文学研究中的科学话语逻辑。主要从信息科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深层影响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当前的文学研究转型与信息时代科学精神的内在关联。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信息科学的维度,对于当前文学本质探求方式的变化
[Abstract]:In August 2014,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this book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scientism in literary studies. This paper reclarifies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in literature research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mainly proceeds from the deep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on literary research and adopt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This book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change of the way of exploring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from the dimens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正文快照】: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本书在对于文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思潮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重新清理了信息时代文学研究中的科学话语逻辑。主要从信息科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深层影响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当前的文学研究转型与信息时代科学精神的内在关联。本书分为五章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钟义信;;从信息论到信息科学[A];IEEE北京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2 段红梅;;语言、世界、人的信息本性[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贺冰;;以档案学为基础的信息科学的提出及意义[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小君;潘丽君;;信息获取过程及转化质量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刘瑞勤;;图书人员及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A];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杨裕华;赵文华;朱翠玲;;信息论、信息科学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7 郑宝玉;;前言[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平;简论编辑信息素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2 记者 韩晓玲邋通讯员 周前进;学者聚焦社会信息科学[N];湖北日报;2007年
3 周国民;韩国农业:信息技术扮演重要角色[N];农民日报;2002年
4 任民;韩国农业 信息技术唱主角[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刘洪宇;信息科技超越“狭义工具论”[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钟伟;学与教的新坐标:信息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王阳 通讯员 朱敏;信息科技必须有新突破[N];上海科技报;2012年
8 傅宇凡;长江学者信息科学学术论坛举行[N];科技日报;2007年
9 华凌;中国科技论文水平在明显提高[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商报记者 王晓然 整理;诺奖论坛大师热议未来信息科学走向[N];北京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芸;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术语概念体系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卫东;信息共享动力学及主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苏君华;面向搜索引擎的技术接受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林;分层次制定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素质评价标准[D];四川大学;2004年
2 邱宗国;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型企业定制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臧家鹏;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获取与加工技术及应用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周合明;基于模板的Web信息采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孟大伟;我国劳动监察科学监管信息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高策;企业信息审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颜廷芝;视频点播在新型社区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2年
8 蒋性德;重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重庆大学;2007年
9 张羽辰;基于RSSBus的社交媒体信息收集分析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杨伟宁;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2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8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