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维度下文本概念的重构
本文关键词:多重维度下文本概念的重构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学文本概念是文学理论关键词之一,但在文本界定的视角和方式上学界却存在争议。从中西文论传统和文本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文本概念在界定上存在三个维度:一是西方文本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分层说,这也是当前中国学界追随和倡导的;二是中国传统文本观念中占主导的整体性;三是从文本概念发展的历史与当代理论语境出发的动态性。
[Abstract]:The concept of literary texts is one of the key words of literary theory , but there is a dispute in the view and way of text definition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文学批评》,项目批准号:07BZW005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文本概念的分层性文本分层在西方可以追溯到新批评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说,他认为一首诗由一个逻辑构架和它的肌质构成。1966年,罗兰·巴特发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将文本分成三层:功能、行动、叙述。后来英伽登将文学作品分为四个层次:语音构造、意义单元、图式化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硕;;沈复与蒲松龄女性观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2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飞;赵厚均;;《草堂雅集》与元代文学总集的编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祝亚峰;;经典阅读与外国文学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曹蓝田;王道阳;;论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王丽;;唐人对意境理论的贡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张勇;;论黄节与《阮步兵咏怀诗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许川川;;伦理道德与本能欲望的隐秘世界——《红玫瑰与白玫瑰》看张爱玲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情感把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韩海浪;;诗的要素和诗的格律——兼论新诗陷入困境的主因[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纯英;;浅谈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薛稷;;特里·伊格尔顿批判理论思想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丽媛;;蓦然回首 佳境渐现——论肯明斯诗歌中的花园幽境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游来林;;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探索[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刚;;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张永刚;;由“意识形态”问题所展示的文学理论姿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7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郑文桥;回归伊甸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晶;具象绘画的抽象意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义;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多维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晴晴;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庙平;;当代西方文本理论的形态学考察[J];求索;2006年04期
2 喻琴;;新时期以来“文本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反思[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戴永课;;西方文本理论的演进及其哲学因由[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黄光伟;;法国文本理论的特征[J];文艺评论;2012年11期
5 董希文;文本理论与文艺学关系初探[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李玉平;;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的新突破——读董希文博士新著《文学文本理论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李长中;;经典失语与文本理论建构的必要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董希文;;20世纪西方文学文本理论形态考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9 董希文;;从革命的形式到文本科学的建立——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文本理论走向[J];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胡万福;赫施的意图论文本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希文;;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观念的另类表达[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乔雨;近年“文学文本理论”研究一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韩晓蕾;中国古典文本理论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2 徐蕾;从叙事学到互文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3 唐芙蓉;从作品到文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素军;论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磊;西方文学文本理论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6 郭聪修;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杨;德里达的文本理论及其理论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春梅;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9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9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