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视觉形态情感语义的构成

发布时间:2018-01-15 09:45

  本文关键词:论视觉形态情感语义的构成 出处:《艺术评论》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视觉形态 情感语言 形态语言 苏珊·朗格 语义表达 文字语言 构造形态 运动知觉 形态语义 符号系统


【摘要】:正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把符号分为文字语言的逻辑符号系统与非文字语言的情感符号系统。情感符号系统是基于人们感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感知系统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以此组成了情感符号的基础。在这五种感知系统中,涉
[Abstract]:American symbolist Susan Langer divides symbols into logical symbolic systems of literal language and emotional symbolic systems of non-literal languages, which are based on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way of thinking. The human perception system consists of vision, touch, hearing, taste and smell, which form the basis of emotional symbols.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中国工业设计学会;
【分类号】:J06
【正文快照】: 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把符号分为文字语言的逻辑符号系统与非文字语言的情感符号系统。情感符号系统是基于人们感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感知系统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以此组成了情感符号的基础。在这五种感知系统中,涉及到视觉及触觉的主要对象就是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营;审美——情感语言意义表达的多向追求[J];阅读与写作;2000年10期

2 于雷;;论苏珊·朗格美学观中的普遍情感[J];美与时代;2006年01期

3 贲立人;诗艺杂说[J];阅读与写作;1998年02期

4 蒋均涛;兴会神到,合理发生——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汪正龙;;文学语言、科学语言、情感语言的区分——试论形式主义关于文学语言的讨论及其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林漫宙;论情感的特性及其在艺术创作上的地位[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7 陈敏;;苏珊·朗格的诗歌艺术幻象理论[J];作家;2008年16期

8 陈敏;;浅论苏珊·朗格的艺术幻象理论——从造型艺术说起[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8期

9 苏和平;;试论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美学[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03期

10 姜凡;空间意象论[J];长白学刊;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波;;西方当代与中国古代艺术符号理论比较研究[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田文强;;表现性:文学语言的审美解读[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江苏太仓市沙溪中学 顾礼俭;摄影小说的文字语言[N];文艺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蔡树农;艺术的震撼与震撼的艺术[N];美术报;2008年

3 樊星;文学会消亡吗[N];湖北日报;2004年

4 张轶男;诗与思之辩[N];光明日报;2006年

5 山东师范大学 刘建淑;摄影文学:一种有意味的形式[N];文艺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淑;苏珊·朗格艺术幻象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应爱萍;苏珊·朗格艺术幻象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慧丽;苏珊·朗格艺术形式美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谭莉;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琼;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陈静;苏珊·朗格的艺术本体论[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海涛;多媒介组合的时空展现[D];厦门大学;2009年

8 王宇;视觉艺术中的“色彩符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原凌雪;符号论视域下的艺术与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汝佳;诗歌与音乐韵律的美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7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27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