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对我国艺术当代发展的两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21 17:57

  本文选题:水墨画 切入点:笔墨形式 出处:《文艺研究》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中国美学的立场,对中国艺术提出两点看法:第一,中国水墨画是一种很纯的艺术,是一种形式化、心灵化的艺术,即抽象的笔墨形式直接呈现生命情调、心灵节奏的艺术;第二,中国古人重视日常生活的审美,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诗意弥漫的"氛围"("境"),这种"氛围"给人以完整的生命体验,引发多种感觉器官的美感的交会。这两点对我国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启发。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hinese aesthetic position, put forward two views on Chinese Art: first, China ink painting is a very pure art, is a kind of form, the soul of the art of abstract ink form directly presents life sentiment, heart rhythm of art; second, China ancient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esthetic of everyday life. To create a poetic atmosphere filled in daily life "(" territory "), the" atmosphere "to complete the life experience, lead to a variety of sensory aesthetic intersection. These two of China's art provides the inspir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韵;;仿古与生态园林之典范——成都“芙蓉古城”园林设计特色解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2 苏勇;内与外的限制——合肥东方国际会议中心设计[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3 黄超;;风景区出入口道路沿线地区控制规划浅析——以九华山佛光大道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4 刘晓晨;宋磊;;作为户外游憩空间的名胜古迹的设计营造研究——以青岛崂山太清游览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5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余振齐;;当下:我们能艺术化生存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刘玉;;魏晋女性与“越名教而任自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王见楠;;美,无处不在——自然美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李慧;;浅议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禅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张育甲;;浅析中国油画中意境的构成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晓;王芳;;王辛笛诗歌的禅学意蕴[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4 周静雨;;寻找普鲁斯特笔下的自然景色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晓昱;科学与艺术的联姻:水墨动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贾雪霞;“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秀廷;论生命哲学的武术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磊;论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意境之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帆;从“意境说”的视角谈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柴红霞;文人画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丰果;滇池沿线三段一域的特色景观研究滇池沿线高海公路段、海埂段、呈贡段、六甲区域的特色景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乔珂;“透”——从中国传统镂空器物到现代“透明”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小冬;;关于我的水墨画[J];美苑;1988年02期

2 耕夫;用敬虔的心灵作画——贺于加德水墨画选《人子耶稣》出版[J];天风;1998年02期

3 原野;;感悟天地造化 当代水墨画坛奇才——杜苏谊[J];收藏家;2006年11期

4 刘二虎;;雨中[J];绿风;2009年05期

5 罗宁;;此时无声胜有声——巨石及其水墨画作品赏析[J];诗选刊(下半月);2009年10期

6 赵世勇;;浅析当代水墨静物画的概貌[J];今传媒;2010年11期

7 严善(钅享);靳卫红;;水墨,是个什么东西——从“第七届国际深圳水墨双年展”说开[J];画刊;2011年01期

8 王宏才;画境即心境——张峻德的水墨画简析[J];美术;2003年05期

9 李伟;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在深开幕[J];美术;2005年02期

10 喻木华;中国水墨画在青花瓷中的运用[J];景德镇陶瓷;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玉娟;;特色教育中教学的艺术与技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薛秋萍;;从《水墨情趣》看儿童国画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赵宗概;;灵动与厚重[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梅琳;朱明健;;中国水墨动画前瞻与展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王浩;张凯云;;从水墨画到自然式植物种植的平、立面设计[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6 高玉娟;;特色教育中教学的艺术与技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7 郁明;;节日环境氛围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可持续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彭华;邹炜;;从中国武术价值属性的历史转化探武术的当代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9 欧阳康;;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前提、问题阈及其研究思路[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10 韦芬;钭一土;;浅谈符号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形成[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江苏记者 曹蕾;江苏水墨画浓墨重彩“写”现代[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刘荫祥;我的儿童水墨画教学[N];美术报;2003年

3 李天慧;探索人类共同的情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梁婷;“水墨”筑建“文人庭院”[N];深圳特区报;2005年

5 楚子;王志坚水墨画展轰动娄底[N];湘潭日报;2006年

6 江苏省常熟市颜港中心小学 常岳;多一点灵气 少一点匠气[N];美术报;2006年

7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固戍小学 马官鸿;儿童水墨画特点浅析及教学策略[N];美术报;2010年

8 谈晟广 整理;“现代”是什么?[N];美术报;2003年

9 鲁虹;在“造化”与“传统”的融合中创造[N];美术报;2007年

10 黄辉;国际视野重新扫描中国画[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藤美香;禅宗对古代日本水墨画之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何小勇;当代发展风险问题的哲学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3 熊永生;傅狷夫与傅派山水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4 孙美君;中国水墨画的设色扩散与风格化绘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赵剑英;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韩天雍;中日禅宗墨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蒋开发;日本岩彩风景画发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赵文江;中国山水画与日本风景画构图对比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宋晓霞;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林煜峰;中国绘画理论对日本南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苏民;雪舟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2 高美云;追寻黑白[D];山西大学;2004年

3 刘培;少儿水墨画教学改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振兴;中国当代都市题材水墨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张彭玲;儿童水墨画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其两种常用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名均;中国水墨画的特征研究及再认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娇;水墨画的色彩实践[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杨岱松;三维动画中水墨画意境表现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9 张美兰;由水墨写生感知水墨画的文化内涵[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英爱平;“水晕墨章,兴吾唐代”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44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44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6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