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现代侦探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23:06

  本文选题:侦探小说 切入点:中国 出处:《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侦探小说是以案件的发生和推理侦破过程为主要描写领域的小说。学术界一般把1841年爱伦.坡发表的《莫格街凶杀案》作为世界侦探小说诞生的标志,而真正使侦探小说风靡全球的则是柯南.道尔和他的《福尔摩斯探案》。西方侦探小说对中国侦探小说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现代侦探小说和西方侦探小说必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中国现代侦探小说和西方侦探小说在小说功能、小说题材、办案依据、对官方侦探的评价以及小说平民色彩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
[Abstract]:Detective novels are novels in which the occurrence of cases and the process of reasoning and detection are the main descriptive fields. The murder of Mog Street published by Allan Poe in 1841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symbol of the birth of detective novels in the world. And it was Conan Doyle and his Sherlock Holmes that really made detective stories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Western detective novel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detective novels. Therefore, Chinese modern detective novels and western detective novels must have certain similarities, but Chinese modern detective novels and western detective novels have the function of novel, the theme of novel, and the basis of handling case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official detective and the civilian color of the novel.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I0-03;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清;;本土文化干预下的近代侦探小说翻译[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卢思虹;;中国早期侦探小说翻译的叙事策略——以《时务报》中的侦探小说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王志清;;近代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代表性译作的分析与评价[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曹艳春;李世新;;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路径比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袁西伏;冲击过后的思考——《冲击与思考——西方思潮在中国》读后[J];江汉论坛;1993年07期

6 ;2001中国文娱圈的荒诞[J];中国社会导刊;2002年02期

7 李衍柱;;多元共生 和而不同——新世纪文学理论的走向[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8 赵炎秋;刘白;;近代中西小说比较中的想象西方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9 ;文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5期

10 ;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魏英;;大众文化的两重性——“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文艺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黎志敏;;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伦理)建设[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杭零;;中法文化年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藩;畅销小说为何让评论家伤透脑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曹玉林;艺术市场与中国画的体格(下)[N];美术报;2006年

3 左岸;艺术区:自发VS筹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高远 袁晨斐;中国艺术教育何处是归程?[N];音乐周报;2006年

5 周文翰;当代艺术品的“天价”背后[N];经济观察报;2008年

6 林日葵;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趋势[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解芳;本体追问与精神突围[N];文艺报;2006年

8 李希凡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中华艺术史的第一次整合[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邵大箴;“民族的”与“世界的”的辩证统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李晶;陕西作品要走出国门[N];西安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旭;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韩雷;神话批评论[D];浙江大学;2006年

5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6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矗;对话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潘华琴;文学言语的私有性[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颖;清末民初域外侦探小说译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锦艳;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侦探小说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金璐阳;从操控视角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中国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康德美;从多元系统论看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1896-1919)[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黄晓娜;《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与《霍桑探案集》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王芳琳;意识形态对中国翻译文学选材得影响(1898-1937)[D];重庆大学;2007年

7 王月娟;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的翻译[D];湖南大学;2011年

8 王哲;中美社会转型期底层文学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易蔚;文学语言的语用效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任姗姗;媒介嬗变与中国当代媒体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5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45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0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