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剥离”现实,“捏造”现实

发布时间:2018-03-22 04:25

  本文选题:光电媒介 切入点:剥离 出处:《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媒介会促使人类产生感知方式和感知尺度的变化。继青铜、瓷器、钢铁等铸造与雕刻技术的旧炼金时代后,人类进入了由声、光、电等渗透媒介与感应媒介所组织的“后炼金时代”。人类也正在适应这个用混合的媒介所塑造的世界,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非物质时代。 本文试图研究和探讨新的媒介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作用。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人类历史中所有具有化时代意义的媒介进行比较,对比其中的变化。从而得出新的媒介能够“剥离”现实,也就是能够模拟并且虚拟现实。 第一,它是一种非物质媒介,光和电可以承载信息,它可以把一些物质形态转换成一种非物质的符号和信息。 第二,它是一种“冷”媒介,它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空间,人们可以进入到由光和电组织的虚拟时空,从而“剥离”现实。 第三,这种媒介造成了世界的“内爆”。当人类完成了向外延伸的时候,也获得了向内的延伸。向内延伸的结果是使各种事物的界限逐渐模糊,比如时间、空间的内爆,中心和边缘的内爆、真实和虚拟的内爆。 笔者又深入地研究了利用新的媒介产生幻觉的方法。比如打造时间、打造空间、打造感知组合方式。 经过以上论证,笔者得出新的媒介和现实的关系是:新媒介可以创造出幻觉,并且利用这种幻觉可以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这种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因为,我们生活的时空被越来越多的幻觉所包围,如何产生恰到好处的幻觉,如何组织人和人的对话关系,人与物质世界的对话关系,使它们变得人性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并且利用光电媒介的属性去生产“剥离”现实的幻觉,去改变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环境变得柔和、并且具有一定的“情绪”。
[Abstract]:Media is an extension of human beings, and different media will cause changes in the way and scale of perception. After the old gold smelting era of casting and engraving techniques such as bronze, porcelain and steel, man has entered the era of sound and light. The "post-alchemy era" organized by the electric and inductive media is also adapting to the world shaped by the mixed media, which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immaterial er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role of new media with reality.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ompare all the media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and to compare the changes among them, so that the new media can "peel off" the reality. That is, the ability to simulate and virtual reality. First, it is a non-physical medium, light and electricity can carry information, it can transform some material forms into a kind of immaterial symbols and information. Second, it is a "cold" medium that provides an open space in which people can enter virtual space-time organized by light and electricity, thus "stripping" reality. Third, this medium creates the "implosion" of the world. When humans complete the outward extension, they also get the inward extension. The result of the inward extension is that the boundaries of various things, such as time and space implosion, are gradually blurred. Implosion of center and edge, real and virtual implosion. The author also deeply studies the methods of using new media to produce hallucinations, such as creating time, creating space and creating combination of perception. After the above argumentation, the autho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new media can create hallucinations, and the use of these hallucinations can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time and space in which we live are surrounded by more and more hallucinations, how to produce the right hallucinations, how to organize the dialogu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how to make the dialogu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material world human, and how to humanize them. We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and use the properties of optoelectronic media to produce the illusion of "stripping" reality, to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softer, and to have certain "emo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崇洋倾向与革新,但不是创造——对在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下的中国抽象水墨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柯常忠;许超凤;郑建启;;情境之于设计[J];包装工程;2010年04期

3 杨琳;;观念至上——当代首饰艺术的创作理念[J];包装世界;2011年02期

4 马凌燕;;影像艺术的类型与审美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周海峰;;拟像·合成·互动——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思考[J];电影文学;2008年16期

6 孙源;;寻找记忆思维里的意象[J];电影评介;2007年21期

7 刘林媛;;浅谈女性艺术独有的美[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8 侯赛;;西方后现代艺术的N次方[J];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9 苏文婷;;诚实的影像——张培力录像艺术初探(1988—1999)[J];读者欣赏(理论版);2012年01期

10 李慧;;现代景观设计史教学内容与方法初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3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4 任军;当代科学观影响下的建筑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6 曹磊;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7 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强;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10 林章湖;「后现代」与台湾当代水墨[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莹;后现代“破”装饰手法在服装上的运用分析及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时雅菁;涂鸦艺术及其形式特征在服饰中的运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惠;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国圣;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昆仑;关于涂鸦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晓楠;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孙凤娟;当代中国女性美术中的生存焦虑[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47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47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2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