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传承机制中民间精英话语权的阐释——以泰国东北地区“布邦法节”为例
本文选题:民间艺术 切入点:文化场域 出处:《思想战线》2012年02期
【摘要】:民间艺术传承应是重视"人"的传承而非"物"的传承,更要充分认识和开掘民间精英的能动作用,让"自相关"和"他相关"民间精英在传承机制中形成联动之势。泰国"布邦法节"举行期间,在节日时空和地域特征以及行动者关系属性所构成的特定文化场域内,"自相关"和"他相关"民间精英在文化上保持泰国个性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民间艺术活动,有效地引导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承机制,也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可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艺术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Abstract]:The inheritance of folk ar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heritance of "people" rather than the inheritance of "things", and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and excavate the dynamic role of the folk elite. Let the "autocorrelation" and "he related" folk elites form a linkage in the inheritance mechanism. During the "Pupont Law Festival" in Thailand, In the special cultural field which is form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stival time, space and region and the attribut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ors, the folk elite of "autocorrelation" and "he correla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folk art activities on the premise of preserving the Thai individuality in culture. It is a "bottom-up" inheritance mechanism and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which can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actice of folk art.
【作者单位】: 泰国孔敬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流动站;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基金】:泰国孔敬府重点项目 Reshaping the Modernity of Heet Sibsong and Exploitation of Cultural Eco-tourism 阶段性成果 (Funded by Research Center for Mekong Regional Tourism ( ReCMeRT) ,Khon Kaen University,Thailand)
【分类号】:J13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初探[J];东岳论丛;2005年01期
2 张康之;论合作治理中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3 周利敏,谢小平;集体情感表达机制的建构及其途径[J];求实;2005年07期
4 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3年04期
5 姚伟;;论社会和谐的制度结构基础[J];天府新论;2006年02期
6 郑从金;从精英循环的角度看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建华;;从马克思到卢曼:社会分化与整合研究及启示[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鹏程;;“资本”的文化哲学反思[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华;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鸿;现实社会结构观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5年
6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姚伟;关系网络、制度结构与经济绩效[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吴时辉;制度变迁中的感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9 施展;神秘与凡俗之张力下的政治[D];北京大学;2008年
10 黄娟;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张义烈;乡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晋;弱势群体子女在高校的成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谷溢;防灾型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防灾化发展方向[D];天津大学;2006年
5 张佳丹;灾害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徐建;论社会转型期精英群体道德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7 蒋传刚;结构与行动:现代社会中的行为理性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慧娟;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张雷;集体记忆与精英行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婷婷;;试论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大舞台;2011年06期
2 ;本土消息[J];美术观察;2003年09期
3 黄丽珉;谈新时期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对策[J];开发研究;2004年01期
4 秀峰;CFP;;正在消失的民间艺术[J];中关村;2007年01期
5 杨文会;;河北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与传承[J];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6 顾爽;;来自康德的启示——从二律背反看艺术的非定义性[J];国画家;2010年03期
7 张治维;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举——评《叶星生西藏民间艺术珍藏展览》[J];西藏民俗;1997年02期
8 赵刚;民间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陈玲;;数字技术——中国民间艺术的“天时”之机[J];中国美术馆;2007年06期
10 张林微;;“玩”出来的艺术——对艺术起源于游戏说的几点感悟[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苗家生;辽宁民间艺术团创新模式拓市场[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贺占强 刘晶 实习生 马莉;延安民间艺术展隆重开展[N];延安日报;2008年
3 记者 殷尚清 李满福;甘肃省民间艺术品展览展示活动开幕[N];甘肃日报;2006年
4 姚维平;蓬勃发展的民间艺术之花[N];西藏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尼玛;民间艺术之花盛开田野[N];西藏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宋莉;朝阳区为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N];长春日报;2008年
7 余宁;第四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记者 董沛文邋实习生 李轶群;那些险些遗忘的民间艺术,都来了[N];杭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向红邋小玲 实习生 薛迪 璇子;陕西民间艺术成观众瞩目焦点[N];陕西日报;2008年
10 赵忱;文化苏州并人文北京与世界共歌舞 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有看头[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惠如波;黄土地中蕴藏的艺术语言[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2 吴刚;梁平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孙珉;民艺传播四论[D];东南大学;2004年
4 王婧;艺术史研究的新视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思迪;云南省演艺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黄向前;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与演绎[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王Z栨,
本文编号:1672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7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