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符号美学语境下艺术造型与生命形式的逻辑相似性
本文选题:符号美学 切入点:情感表现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1期
【摘要】:以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美学思想认为,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而情感又是生命湍流中最突出的浪峰,所以人类的艺术造型能力是一种原初的、与生命契合的本能,构形能力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作为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之间应该呈现逻辑类似的特征,如生命体所具有的有机性、动力性、节奏性和生长性等同样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特征。本文拟在形而下的层面上,对具体的艺术造型进行分析。讨论了艺术造型的审美特质和生命力与其在逻辑形式上是否具备生命形式的特征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以及怎样具有生命形式的艺术品才是我们内在生命的真正显现。
[Abstract]:The symbolic aesthetics thought represented by Susan Langer holds that art is the creation of human emotional symbol form, and emotion is the most prominent wave peak in the turbulence of life.With the instinct of life, the ability to form is the natural expression of human emotion.The artistic form as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the life form should present th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f logic, such as the organic, dynamic, rhythmic and gr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the concrete artistic modeling on the level of the for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vitality of artistic modeling and whether the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form in logical form, and how works of art with life form are the real manifestation of our inner life.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高职院;
【分类号】:J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申仁洪;;论中世纪基督教课程理念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肖畅;穆容;王军;;机械大类工业设计教育的特色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华彬;西湖风景建筑与山水格局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吕娜;都市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艳;;从真实的情感反映到超越的情感表现——正始文学语言的重要贡献[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2 谭雷;;情感表现与艺术想象的“接地”——论科林伍德艺术理论的相对性[J];知识经济;2010年06期
3 陈石军;;中西艺术论“以人喻艺”方式的比较[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黄南珊;领尽风骚的情感精灵──20世纪西方艺术情感理论扬榷[J];学术交流;1996年01期
5 贾香娟;;论文学本体自足性的“生命特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6 李健;;浅析艺术“生命美”[J];艺术·生活;2003年06期
7 韩强;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任承达;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现[J];内蒙古艺术;2002年02期
9 温婷;;论苏姗·朗格符号论美学的艺术创造理论[J];文教资料;2008年25期
10 张庆;夏华;;论现代综合材料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科技风;200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驻广东记者 杨华斌 通讯员 严明;“九艺节”开幕式亮点纷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宋磊 黄秀宜;农民艺术之花绽放京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莉;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7年
2 郭慧丽;苏珊·朗格艺术形式美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原凌雪;符号论视域下的艺术与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金昕;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安徽大学;2006年
5 白露;文学回归之路[D];西北大学;2008年
6 王巍;从创作过程看情感与艺术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曹亚辉;苏珊-朗格的艺术形式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静;苏珊·朗格的艺术本体论[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海燕;艺术家的异常心理和艺术创作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姚恋;高尔泰艺术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7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0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