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的文艺评论看艺术与德育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09 18:20

  本文选题:艺术 切入点:社会意识形态 出处:《四川戏剧》2013年04期


【摘要】:在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对艺术的评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明确地肯定了艺术的德育功能(本文指大德育)。本文从两条线入手,在德育的意义上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及毛泽东对艺术的评论,指出艺术能反映社会意识形态,而德育正是担负着传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对文艺的态度及政策往往能影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艺术与德育的关系。
[Abstract]:In Marx, Engels, Mao Zedong comments on the art can be seen clearly in, they clearly affirmed the moral function of Art (this article refers to mo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two line of moral sense in Marx Engels and Mao Zedong analysis, on the art of criticism, points out that the art can reflect the social ideology, and moral education is charged with the conduc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society's mission, development can often influence the social ideology of literary attitude and policy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J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姜兰花;;视觉与说服的统一体——中国政治宣传画传播艺术论[J];东南传播;2009年03期

2 潘嘉峻;毛主席关怀革命画[J];美术;1977年05期

3 ;总结经验 繁荣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议[J];美术;1979年11期

4 高天民;艺术与政治同构:20世纪艺术的一个趋向[J];美术学报;2004年02期

5 李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论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鲁明军;;前卫性、正当性与合法性——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一个政治哲学命题[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研究的环境考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周家荣;刘小勤;;毛泽东的文艺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耿杉;;回顾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指导思想[J];长城;2010年06期

4 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杨景春;;毛泽东诗论框架及价值[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彭萍;;对周扬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述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罗孝廉;彭萍;;毛泽东论写诗要“搞点幻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李万堡;;寻找“美人”神韵——诗歌与音乐关系的审美文化考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万堡;;文化视阈中的民歌认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张浩逊;毛泽东和唐诗[J];吴中学刊;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注洪;;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坤栋;;中西融合 古今贯通——从吴芳吉的白屋体新诗理论与创作看中国新诗的发展途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樊星;;《史记》与当代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4 王少青;;毛泽东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孟晓驷;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均衡发展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彭宏杰;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D];河南大学;2006年

7 张立群;中国新诗与政治文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怀忠;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夫生;现代中国文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1919~1949)[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孙红震;解放区文学的革命伦理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2 宁宇;《晋察冀日报》报告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游云琳;萧军解放区时期文艺观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卫梅娟;“朦胧诗”现象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师林;歌剧《白毛女》在东北解放区的传播[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婧杰;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化人眼中的农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邹灿;“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与政治社会化[D];南开大学;2011年

8 王昕;冷战中的文化胜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梁蕾;民俗文化视域下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宋杉杉;中国大众文化现状及其建设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灵毅;;文革政治宣传画的再认识[J];美与时代;2006年01期

2 赵大军;;新中国政治宣传画的先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1949-1956)的政治宣传画艺术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4期

3 王南溟;;陈嘉映到底懂不懂哲学,邱志杰到底懂不懂艺术(下)[J];画刊;2006年06期

4 鹿镭,乔恩·伯里斯;俄罗斯前卫艺术的历程[J];世界美术;1996年01期

5 V.E.波奈尔;;政治图像志——苏联时期的宣传画艺术[J];新美术;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豹隐;“统一论”科学地体现了文艺批评的规律——重读《讲话》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张炯;;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J];语文月刊;1997年09期

3 苏坚;公众决定艺术标准[J];美术学报;2004年02期

4 姜秋霞;郭来福;金萍;;社会意识形态与外国文学译介转换策略——以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的三个译本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5 刘法民;;反常态艺术的评价标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陈钟;;艺术中国 “功”在当代 对本土艺术环境的一点感想[J];艺术与投资;2007年09期

7 梅钢;;论后现代的文学批评[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6期

8 杨天喜;;又一把歪尺子[J];新闻与写作;1986年12期

9 彭德文;艺术需要标准吗?[J];中国艺术;1999年04期

10 易中天;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6) 论艺术标准[J];美术;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大仁;;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意识形态与文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李志宏;;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陈诚;万娜;;“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综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朝元;;多维视域下的文学本质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张卫霞;;文学:多因素有机统一的社会性创造活动[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周森甲;;重学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理论札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国华;;关于毛泽东同志的批评标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10 徐珂;;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蒙;艺术标准的认同难度[N];文艺报;2011年

2 宫苏艺;文艺本质如何界定 引发学术争鸣[N];光明日报;2006年

3 余丁;谁主沉浮?![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陆贵山;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0年

5 朱效文;什么是儿童文学的评价尺度?[N];文学报;2005年

6 董学文;文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意义和当代价值[N];文艺报;2006年

7 孙承飞;学术市场中介三方齐发力[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邢建昌;美是艺术的法则吗?[N];文艺报;2004年

9 余丁;再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邋执笔:刘伟冬、居其宏、方仪、沈义贞;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忠平;“尺子”与尺度——关于艺术标准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钟春林;艺术契约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巴亚尔其其格;二十世纪思想的概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薛学财;谨守学理 面向现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瑞;东西方女性的共同困境[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灵芬;感悟时尚[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巍;从创作过程看情感与艺术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赵澍;原型理论分析比较《霍比特人》和《西游记》[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刘国盛;儿童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汉译策略[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汤道兵;从语用顺应论视角看文学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27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27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1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