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CG背后的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18-04-10 05:11

  本文选题:CG 切入点:意识形态 出处:《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CG”原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CG是新的时代、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一种通过新工具打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所涉及到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大到规模宏大的影视特效等等,小到生活中包装纸这样微小的细节上,但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相关的设计者掌握一定的相关软件、硬件知识,这也是作为一个CG设计者所必须掌握的“工具”,虽然如此,但更重要的还是对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时下的动态、相关人文、地域文化等意识形态的理解。对于各种艺术形式而言,,当然也包括CG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相关领域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才是最主要决定它成功与否的因素,只有对这些意识形态有自己深刻、独到认识的设计者、艺术家,经过不断的创新,与时俱进,再以“CG”为创作工具,才能制作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CG作品来。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主题进行论述:CG与艺术流派;CG与地域、文化;CG艺术的独特性;CG的时代精神、流行性与创新。并通过丰富的CG实例,包括动画、插画、漫画、电子数码游戏等等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各种样态的CG背后的意识形态作一归纳总结,这会对以后的CG创作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Abstract]:CG is an English abbreviation of Computer Graphics . With the 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interrelated industries which use computer as the main tool for visual design and production , the international custom will be referred to as CG in the field of visual design and production by computer technology .
CG and geography , culture ;
The uniqueness of CG art ;
CG ' s time spirit , popularity and innovation . Through the rich CG examples , including animation , illustrator , cartoon , electronic digital game , etc . ,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ideology behind CG behind various samples , which will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G .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兆良;郑红;;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敖忠;;文艺继承与创新的辩证法则——析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刘胡同;;从“现实的个人”到“自由个性”——论马克思视野中的终极关怀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汪炳璋;;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及其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汪炳璋;;简洁极致——皮埃特·蒙德里安的绘画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艺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虞英;虚空·流动·时间——立体主义之于建筑空间革命的诸多启示[J];安徽建筑;2004年01期

8 虞英;;从现代艺术视野阐述建筑设计的非定式思考[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9 常俊丽;张鑫磊;;单纯与震撼——极简主义园林艺术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0 陈琳;试论凡·高色彩动力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邹幸;;延伸与突破——论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鹏颖;;马克思和康德“两种实践”观的本体论隐喻——试从社会技术哲学视角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何莹;;中西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安启念;;2007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节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戴劲;;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7 何小勇;;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逻辑转换[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8 孙国栋;童钰洛;;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孙柳;;幸福的根源:人类社会与劳动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4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9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梁爽;学习型领导的实现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吉登娜;解析波普艺术中的装饰语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永强;马奈的女性主题创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树强;油画笔触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赵迈;后现代法国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菲;以色象形[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宝华;让声音在纸面上跳舞[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选朝;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9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29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