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小妖精的秘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20 19:55

  本文选题:儿童幻想小说 + 《小妖精的秘密》 ; 参考:《扬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此篇翻译材料节选自美国作家威廉·约瑟夫·亚历山大(William Joseph Alexander)的小说《小妖精的秘密》(Goblin Secrets)第一幕,该小说在201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中荣获青年文学奖,讲述了一个孤儿为寻找失散多年的哥哥而进入一座名叫“松贝”(Zombay)的魔幻都市,属于儿童幻想小说,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学术界至今对儿童文学的定义众口不一,但从其质量、受众、内容和形式上来说,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适合儿童阅读并对儿童读者产生影响的各类高质量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非小说的散文文学等)的总称,这里的儿童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所有婴幼儿和青少年。笔者在阅读该小说后,重点研究翻译材料及相关理论,并最终以接受理论为指导,对文本进行翻译及校正,总结出在此翻译实践中所运用的相关翻译方法。 此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任务描述、译前准备、案例分析和报告总结。任务描述是对《小妖精的秘密》这本小说及其作者的简要介绍;译前准备主要从文本分析、平行文本的阅读及接受理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案例分析主要是在接受理论的指导下,从音韵、词汇、修辞和句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的翻译方法;最后,报告总结主要是描述了笔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感悟。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is excerpted from the first act of American writer William Joseph Joseph Alexander's novel "the Secret of the Poblin", which won the Young Literature Award at the 2012 National Book Award. In order to find the lost brother, an orphan enters a magic city called Zombaya, which belongs to children's fantasy novel and is a branch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re ar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in terms of quality, audience, content and form, children's literature is specially created for children. A general term for all kinds of high-quality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prose, poetry, fiction, non-fiction prose, etc.) that are suitable for children to read and influence their readers. Children here refer to all infants and adolescents from birth to adolescence. After reading the novel,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s and related theories, and final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ception theory, carries out the transl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text,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translation methods used in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repor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ask description,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case analysis and report summary. The task description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and its author, including text analysis, parallel text reading and reception the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ception theory, the case stud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translation methods from the aspects of phonological, lexical, rhetorical and syntactic aspects. Finally, the report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and insights of the author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楠;;幻想小说作者白饭如霜三部作品出版[J];出版参考;2011年07期

2 谭杨红;安全的儿童恐怖幻想小说的技法探讨——从彭懿的恐怖幻想文学作品谈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张健挺;;相生相长,网上网下——台湾幻想小说及其出版发行浅述[J];出版广角;2003年11期

4 何卫青;;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中的超越与回归[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朱光立;;英国英雄幻想小说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燕秀丽;;爱上精灵 走进幻想——读《我的妈妈是精灵》谈中国幻想小说[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刘瑛;;断裂与飞跃——中国儿童幻想小说发展及原因浅论[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4期

8 谈凤霞;;儿童文学的“无所谓”与“有所畏”——彭懿幻想小说批评[J];粤海风;2010年02期

9 蒋萍;;论英国幻想小说的传统与创新[J];名作欣赏;2011年24期

10 冯鸽;;论幻想小说的非写实叙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洪立;;网络文学的三个发展时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谈凤霞;新世纪儿童幻想小说的走向[N];光明日报;2014年

2 实习记者 顺子 刘国辉(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幻想小说会流行相当长时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孟丽 叶显林;幻想小说领域的“英国队”[N];文汇报;2002年

4 采访人 谢迪南邋(商报记者 )受访人 李东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研究员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幻想小说还是“无根”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实习记者 刘永顺;国内原创幻想小说借势攀高[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6 徐妍;探索当代幻想小说的中国叙事[N];文艺报;2008年

7 彭懿;彭懿:我的幻想小说创作观[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徐鲁(作家、书评人);一个以不可能存在的世界为背景的故事[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9 实习记者 君君 彭懿(幻想小说作家);幻想的魅力源于无限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王洪波;幻想小说《新宋》“颠覆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幻想小说中幻想与现实的平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伍苹;中西方现当代儿童幻想小说中幻想元素之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李健;中日女性作家幻想小说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陈菲菲;论当代人文幻想小说的想象空间[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帆;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中本土化想象方式探索的价值和不足[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周舒畅;张之路幻想小说的叙事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小浩;地下世界的吸引力:英国幻想小说中地下世界主题的演变[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8 彭龙英;异度空间中的生命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美红;推开双重世界之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洪菊;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幻想人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9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79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