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八月之光》的对话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扬州大学》 2008年
沸腾的灵魂—小说《八月之光》的对话性研究
陈博渊
【摘要】: 威廉·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是他的第一篇涉及种族问题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描写了一系列的人物,他们从不同的方面都被困扰在某种强迫中,比如种族身份的归属,家庭历史以及祖先的荣耀。他们不幸地成为这些困扰的牺牲品,他们扭曲的心灵和沸腾的灵魂就是一个典型标志。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福克纳广泛地使用了对话技巧,以此用一种全景的方式展现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斗争和可能的结果。 对话理论首先由苏联批评家米哈伊·巴赫金提出。此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不再仅仅是作者本人意识形态的体现,而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形式。这种独立性也体现在作品中人物的身上,他们不再受作者意志的支配,而是有着独立意识形态的独立个体,作品中人物之间同样不再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因此他们的话语权都是独立并且平等的。巴赫金所指的对话并不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对话,而是指小说人物之间、作者和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一种对话关系而存在,第二这种对话性还延伸到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联系,也就是所谓的互文性。因此,一个文本不再是作者单一的声音,而是由多重声部构成的复调。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此小说的对话性。首先讨论对话性在小说主人公身上的体现,主人公的分裂人格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在读者中,在此过程中,作者没有加入自己的喜恶,而是客观的让人物尽情表达,已达到透彻的效果。第二,小说中对圣经的大量引用是福克纳作为南方作家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与圣经之间的互文性成为了小说与西方文明之间的一种对话。第三,对话性还广泛的存在于本小说的结构层次上,诸多的倒叙,和对叙事线索的看似随意的调出和终止是对话性在结构方面的体现。 本文通过讨论小说的复调特征,旨在尝试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解读此小说的文本。考虑到福克纳的南方性和他对家乡南方的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以复调方式理解小说其实是更加科学的方式。同时,小说的开放性也将得到论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玉杰;海因斯和乔安娜——种族主义的两种形式[J];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饶晓红;;“声音”与“愤怒”——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李湘云;上帝的记号:福克纳“白痴”形象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江守义;叙事中的时序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余小倩;朱振武;;《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艳;;福克纳小说中的多重声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黄然;;从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看女性意识的觉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方钦;;多元批评视野下的“玫瑰”——《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在当代中国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杨燕;;危情玫瑰别样红——论艾米丽南方情结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许晓萍;;短篇小说《夕阳》的背景及人物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迪迪;家族伦理与丛林生存法则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美华;琼·狄第恩作品中新新闻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展现[D];厦门大学;2004年
4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雪梅;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分形[D];浙江大学;2006年
8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无望的找寻与虚妄的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虞;《纯真年代》的叙事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洁;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及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福克纳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田蓁子;针尖上的蜂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芳;《八月之光》的叙事结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汤玉华;论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伙计》中的文化融合[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晓燕;探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艺术[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8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9 周振琳;福克纳小说的叙事模式[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潘沛沛;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女性文学主体性论纲[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黄玫;;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J];俄罗斯文艺;2008年01期
3 梁惠娟;;政治与文学:互渗互动中相勉而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闻;;“主体间性”:在交往理性中卓然挺立——翻译批评的“对话——理解”模式窥略[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蓝彬;;谈文学阅读的对话本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2期
6 王铭玉;;语言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观照[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彭笑远;闫大伟;;论巴赫金“人身上的人”[J];语文学刊;2006年05期
8 张育华;盖琪;;纵观30年中国电视剧的叙事流变[J];当代电影;2008年10期
9 祁晓冰;海丽恰姆·买买提;;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民主思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孙坚;杨仁敬;;用对话和狂欢颠覆现实世界——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J];外语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荣;;科技论文中的署名与多重身份问题[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箴;;虚拟人社会性非言语情绪交互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童莉;;基于生本对话的数学教科书设计[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次仁潘多;;试析吐蕃赔偿命价标准法[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5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李兴德;;浅谈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弊端及改进建议[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7 李洁宇;;论自尊心、恐惧感和国家间关系——以以德关系为例分析国际政治中的理性和感情因素[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8 周长军;杨启祥;刘祥生;段绍泽;;初二民族学生数学学习交流状况研究——对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三所初中的调研[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衍柱;;对话:通向新世纪的桥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李勤;邱建华;;人·生命·生活·生成——关于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枣检;[N];检察日报;2002年
2 支新兴;[N];山西日报;2000年
3 钟讯;[N];中国商报;2001年
4 记者 管克江、李琰;[N];人民日报;2006年
5 记者 刘畅;[N];人民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胡亚;[N];国际商报;2006年
7 记者 郑勇;[N];工人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蒙景辉;[N];工人日报;2000年
9 北庆;[N];经济消息报;2000年
10 记者 雷柏松;[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隶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姚俭建;财富与身份:华村准中产阶层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3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阮清华;上海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8年)[D];复旦大学;2008年
5 白蔚;传媒中的中国女性与现代性[D];上海大学;2007年
6 刘芳;时尚杂志与中产阶级女性身份[D];上海大学;2006年
7 林大梓;西方自画像艺术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王海艳;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傅敬民;文化资本视阈下的《圣经》汉译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乔丽荣;石桥村纠纷中身份、认同与权利[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博渊;沸腾的灵魂—小说《八月之光》的对话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王丽丽;通往地平线的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彭永珍;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淑立;论乔治·爱略特对马南同情身份的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晓芳;抗战年代的女性书写[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覃鸿延;女性主义框架下文学翻译中的性别问题[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杨爽;在目光尽头寻找自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杨晓宁;白皮肤却是黑人命运:后殖民主义解读《八月之光》中乔·克瑞斯默斯的身份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杨静;谭恩美:华裔美国作家亦或美国作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吕颖;麦克尼斯《秋天日志》中的身份危机[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8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