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浅论滕固独立自主的艺术观念

发布时间:2018-04-28 15:51

  本文选题:滕固 + 艺术自律 ; 参考:《求是学刊》2012年02期


【摘要】:民国时期著名的艺术史家滕固对艺术所持的观点与同期的其他艺术研究者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他研究旨趣突破了艺术的外部研究,转而注重艺术本身的研究,将研究的立足点放在了艺术作品自身,看重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艺术自身的独立自主。滕固的这种独立自主的艺术观念主要通过其"艺术自律性"的艺术本体论、"敏锐的风格分析"的艺术认识论和审美价值判断的重新确立三个方面来得以体现。这种独立自主的艺术观念,不仅体现了现代艺术学发展的新趋向,而且为现代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及思想基础。
[Abstract]:Teng Gu, a famous art historia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ld different views on art than other art researchers in the same period. His research purport broke through the external study of art an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art itself. He put the research foothold on the art work itself,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art itself, and emphasized the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of the art itself. Teng Gu's independent artistic concept is mainly embodied in his artistic ontology of "artistic self-discipline", art epistemology of "keen style analysis" and re-establishment of aesthetic value judgment. This independent concept of art not only reflects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but also provides the direction and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学松;从意象建构看建安与盛唐风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王静波;;浅论《舞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成远镜;隐秀与意境比较谈──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严晨;寇玲;付琳;;多媒体数字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创造[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许金;美育命题的现代性转换[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冯彬;老庄与意境之渊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王员林;从中国美学史看中国艺术悲剧精神的缺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叶当前;论《艺概》的文艺批评方法[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公善;“气韵生动”论新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2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贾京生;;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观[A];当代亚洲色彩应用: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陈根;;产品本土化设计在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5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2003年

8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9 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洁;神理与诗情——论船山诗学的超越本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D];西北大学;2001年

7 秦琴;《溪山琴况》中的音乐审美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徐贞;超越忧患 走向审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源;艺术自律性范畴的再思考[J];江汉论坛;2004年02期

2 陈瑞红;审美现代性:一种概念性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刘海;;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文艺争鸣;2011年17期

4 施立峻;;艺术自律性与当代中国语境——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美学的艺术自律性原则理论出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彼得·比格尔,周宪;先锋派对艺术自律性的否定[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6 沈平子;;中国艺术史学会——一个不应被遗忘的学术研究团体[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1年02期

7 刘思聪;;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文艺评论;2006年05期

8 鲁明军;;历史的“达达”:艺术与政治[J];荣宝斋;2010年06期

9 温晶晶;;艺术审美本质的形而上学研究[J];四川戏剧;2006年01期

10 洪再新;从美院艺术史教学看学术性及其对中国美术发展的作用[J];美术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心峰;中国艺术学60年[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珊珊;马尔库塞论新感性的解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15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15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5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