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中隐匿的导演性
本文选题:表演艺术 + 隐匿的导演性 ; 参考:《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艺术运动的变革,在二十世纪观念艺术的语境下,带动了表演艺术的变革,不断地催生出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主体。就整个当代艺术而言,对艺术领域的影响最大的艺术运动,当之无愧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现代艺术运动,即将艺术日常生活化作为创作的标杆。从马赛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将现成品直接作为艺术作品,及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念,到约翰·凯奇(John Milton Cage,1912-1992)颠覆古典音乐美学,这些都表明了以观念艺术为先导的艺术理念得以推广,颠覆古典美学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表演艺术”应运而生。在其过程中,“导演性”逐步成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理念因素或载体。“去导演理念”逐渐被艺术家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然而通过选取具有相似表演形式的艺术作品或流派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又能发现“导演性”因素的存在。 本文探讨的就是“表演艺术中隐匿的导演性”。本文主要以研究“艺术主体”作为出发点,其中“艺术主体”可以是艺术家、表演者、观众等等。进一步分析隐匿的“导演性”在当代“表演艺术”创作中是如何分工的,思考在表演艺术创作领域中“导演性”的不确定性、暗隐、不可见是如何运转的。探究为何艺术创作主体不是作为合作者而是操盘手及其背后理念的提供者。同时,笔者结合个人的一些艺术创作与实践,对“隐匿的导演性”这一理念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此外,表演艺术相关的文献目前在国内研究领域尚无权威的汉语文本,笔者也是对此进行初步的尝试性研究。
[Abstract]:The change of art move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cept art in the 20th century, has led to the change of the performing art, and has constantly given birth to new artistic concepts and art subjects. As far as the whole contemporary art is concerned, the art movement, which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art field, is the modern art mov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30s, which regards the daily life of art as the benchmark of creation. From Marcel Duchampan (1887-1968) and Joseph Boyce Joseph Beuysn (1921-1986), who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everyone is an artist", to John Cage John Milton (1912-1992), he subverted the classical music aesthetics. All of these indicate that the art idea which is guided by the concept art has been popularized and the era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has been subverted. In this context, "Performing Arts" came into being. In its process, directional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ptual factor or carrier in artistic creation. The idea of dedirecting has gradually been widely used by artists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 unique form of performance. However,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rt works or schools with similar performing forms, we can find the existence of "directorial" facto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dden directionality in the performing art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art subject", among which "the art subject" may be the artist, the performer, the audience and so on.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how the hidden "directionality" is divided in the contemporary "performing art" creation, and thinks about the uncertainty of "directionality" in the field of performing art creation, which is hidden and invisible. Explore why the subject of art creation is not a collaborator but a trader and the provider of ideas behind i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with some personal artistic creation and practice, the author makes a deep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dea of "hidden directionality" in art creation. In addition, there is no authoritative Chinese text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权;想象的艺术——谈艺术创作中的想象[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3期
2 杜洋;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游佩琳;艺术家的身份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J];文艺研究;2003年06期
4 常青;电子时代的艺术创作[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张晓群;试论艺术创作中灵感的本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叶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7 居宇涛;浅谈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观察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5年11期
8 袁晓峰;谈艺术创作与生活[J];文艺评论;2005年03期
9 王广成;浅谈艺术创作与哲学的互融、互访关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炜琨;生命的艺术与艺术的生命——生命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J];当代电视;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寒;;物境·情境·意境 论“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之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吕承;;废弃纸材在艺术创作中的潜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杨乃乔;;后现代性、后殖民性与民族性——在世纪之交,艺术创作与批评应该追寻一种比较的视野[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4 汪天行;;打造“五彩江西”——在2007年江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5 蔡碧霞;;为青少年写历史剧——新加坡戏曲学院创作的黄梅戏《郑和》[A];中国演员(2008年第3期总第3期)[C];2008年
6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克俭;首届福建省“绿色世界”少儿艺术创作大赛落幕[N];福建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张引弟;2008年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在忻召开[N];忻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珂;全省艺术创作会议召开[N];福建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曾;努力推动全市艺术创作更加繁荣活跃[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5 杨云峰;陕西以“三贴近”指导艺术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理事 李延声;落实设立国家艺术创作基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琼召开[N];海南日报;2011年
8 陈国霞;寻找指引创作的明灯[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记者 董文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推进我区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大发展大繁荣[N];广西日报;2012年
10 吴学安;艺术创作的“闭门造车”[N];团结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彬;论材料的物质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2 杨青峰;论艺术化生存与艺术创作[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3 孔亮;谈光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马莹;论儿童时期记忆在艺术创作中的隐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丽娃;艺术创作中“胖子”形象的隐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海燕;艺术家的异常心理和艺术创作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施琳琳;艺术化的植物生命[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杨占鹏;经典画作在艺术创作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孟祥霞;论植物的生长形态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10 唐飞;论“碰巧”的创作意向[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828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2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