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和威廉·莱尔英译《孔乙己》的读者反应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读者的主体性与文本的主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科技大学》 2012年
杨宪益和威廉·莱尔英译《孔乙己》的读者反应调查研究
祝悦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最著名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他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作为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反封建主义的典范也被众多译者翻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国家。 这一研究就是通过对母语为英语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了30份读者的反馈,以此结论来验证西方读者对杨宪益夫妇和威廉·莱尔两个译文版本的偏好。本研究选择了原文中最具代表性的26个句子,依其最主要的特点将其分成5个大类:重塑鲁迅风格,丰富性与简洁性对比,正式层次,措辞的贴切和张力以及中国特有文化的翻译。这种细分能更加客观的表明两个译文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受偏爱程度。 问卷调查通过读者对整个译文和26个句子的对比分析,表明整体上读者对威廉·莱尔译文的偏爱程度稍稍多一些。主要原因是在语言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叙述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措辞的准确性,,中国文化的阐述性等方面得到了更多读者的支持。杨宪益夫妇的译文则在叙述语言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结论和数据支持以下结论:30位读者中有14位偏向于威廉·莱尔的译文,11位选择了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还有5位对两者持无差别的态度。选择莱尔译文的读者认为其语言更为地道,大量描述性的语言和详解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选择杨氏夫妇译文的读者偏向其语言足够简洁清晰,朴实的词句不用过多的点缀就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情绪和思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寇志明;;纪念美国鲁迅研究专家威廉·莱尔[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7期
3 杨坚定;孙鸿仁;;鲁迅小说英译版本综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4期
4 侯松山;王全利;;鲁迅小说《孔乙己》英译本比较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方梦之;译文如何为读者所接受——从《混沌学传奇》谈起[J];上海科技翻译;1992年01期
6 陈宏薇;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范东生;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王佐良;;文学翻译中的语言问题[J];中国翻译;1993年02期
9 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10 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宇;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蔡静;;从鲁迅、孙致礼看现当代文学翻译异化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叶海燕;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及换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吴来安;;文学翻译策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刘洋;刘璐;;浅议翻译的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黎志萍;;哲学解释学对译者地位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陈逢丹;;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郑翔;;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广告修辞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9 黄玉霞;;翻译策略选择的动态顺应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常晓华;;试析译者的地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惠萍;;从《饮酒》(其五)的五个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余锋;;翻译标准的动态特征和原文差异性的保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司显柱;;论语境的层次性对翻译的张力关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谊;;《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熟语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的运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吕黎;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裘禾敏;《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敏;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治红;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茶馆》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袁颢;论译者的主体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毅;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丁燕燕;从《飘》的两个中译本论译者主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黄文虹;论主体性在口译中的体现[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立胜;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南宁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胡德侠;诗性智慧视野下翻译文学中译者主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杨坚定;孙鸿仁;;鲁迅小说英译版本综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4期
3 司显柱;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4 邹广胜;读者的主体性与文本的主体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5 宁一中;米勒论文学理论的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5期
6 吕俊!210097;理解中的偏见与翻译的再创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6期
7 陈宏薇;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黄必康;作者何以死去?——论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作者主体性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9 胡德香;文化研究语境下的中译英[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徐昌才;“偷”“摸”“爬”“窃”画人生——谈《孔乙己》的动词锤炼[J];现代语文;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荣;;言语行为理论下的翻译等值[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路利;;文学文本与读者反应[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王烈琴;;读者反应视阈下《色·戒》的艺术魅力诠释[J];山花;2010年18期
4 王琦;;从读者反应角度对《天净沙·秋思》不同译文的调查[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陆如钢;读者反应与英美文学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01期
6 岑群霞;;英语幽默双关语的替换法中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张萍;;落潮的叙事——论张贤亮小说的叙事变化[J];华章;2011年13期
8 俞德海;;隐文化信息及其翻译处理[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单文波;;对归化和异化之争的再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陈卓婷;孟庆升;;交际翻译法在短篇小说翻译中的应用——英语短篇小说《魔画》汉译个案分析[J];语文学刊;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陳善偉;;香港地區翻譯概況[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江涛;刘璐瀛;朱怀球;;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mechanism in metagenomes[A];第四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蒙晓虹;;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Sentence Pattern Clash in E-C Transl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梁雪霞;;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A Case Study of Lingnan Shuixia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Customs and Festivals of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ies and Transl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段袁冰;;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Ideological Orient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7 符晓;;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al Names in Hong Lou Meng:A Comparison of Three Famous English Version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8 Alexis Nuselovici;;全球化环境下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功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9 ;Chinese Subjectivity Analysis Using Bilingual Knowledge and Adaptation Technology[A];Proceedings 2010 IEEE 2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C];2010年
10 李活雄;;从日本漫画的港日版本比较研究考察文化杂种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晨 顾敏 翟慎良;[N];新华日报;2010年
2 范玮丽;[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王立雪 张运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4 新文;[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小易;[N];健康报;2002年
6 阮宣;[N];贵阳日报;2005年
7 邹啸鸣;[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陕西 万重;[N];电脑报;2001年
9 吴锦伟 张永恒;[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10 ;[N];邯郸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东;翻译伦理重构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3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杨清平;家园的寻觅[D];河南大学;2012年
6 刘妍;文化与语言的跨界之旅:《庄子》英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曹志建;功能主义视角下软性法律外宣文本的翻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彭爱民;忠实于源语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悦;杨宪益和威廉·莱尔英译《孔乙己》的读者反应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小敏;翻译即译者的适应与选择[D];河南大学;2010年
3 徐巧灵;从改写理论看杨宪益与《中国文学》杂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超;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欢;翻译与诗学的联姻[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彭文青;杨宪益文化观对其英译《红楼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常小丽;从勒菲弗尔改写论看《史记》英译[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何运华;[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肖彦;翻译的本质—阐释与接受[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谢士波;杨宪益翻译思想与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读者的主体性与文本的主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