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消费德性建构探析
本文选题:艺术消费 + 数字艺术 ; 参考:《青年记者》2013年23期
【摘要】:正艺术依托数字技术衍生出了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数字艺术。相对于"原子艺术消费矛盾中消费主体的消极性、被动性、单向度性和少数精英所表现的主导性、政治性、强制性和理性化",①数字艺术消费德性应该如何建构?"德性的本质在于利他行动。"②数字艺术消费是偏重感觉和心理体验行动的,对数字艺术消费德性的诉求,就不但要从消费主体品质上、行为的意志选
[Abstract]:Relying on digital technology, positive art has developed a new art style-digital art. 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passive, unidirectional, one-dimensional and dominant, political, mandatory and rational nature of the consumer subject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atomic art consumption, how should the morality of digital art consumption be constructed?" The essence of virtue lies in altruistic action. "2. Digital art consumption emphasizes the action of feeling and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The demand for the moral character of digital art consumption should not only be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consumer subject, but also on the choice of the will of behavio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数字艺术德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3YJAZH063
【分类号】:J0-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叶;;数字艺术亟待解决的问题[J];文艺争鸣;2009年10期
2 吴小燕;;我国数字艺术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3 高宇宏;;初探数字艺术[J];美术观察;2010年10期
4 朱彦栋;;意象——数字艺术中的神灵之光[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5 龚俊辉;;公共艺术的数字传达——数字艺术表现手段融入当代公共艺术教育的探讨[J];上海艺术家;2008年04期
6 李尊雨;;浅谈国内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J];艺术科技;2006年03期
7 敖蕾;蔡璨;;2011年数字艺术学年度报告[J];文艺争鸣;2011年10期
8 陈定家;“请客赴宴”与“开店卖饭”——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明豪侠;;数字艺术改变我们传统的城市艺术形态[J];大美术;2007年12期
10 安佰英;;艺术作为消费的价值分析[J];魅力中国;2009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乃群;史耀军;王静;;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林建煌;;文艺批评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使命[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四达;;方兴未艾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作者心得[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景乃权;艺术消费——需要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N];美术报;2009年
2 张建淳 记者 董云平;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教育论坛举行[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龚小因;中美共建中国世界级数字艺术基地[N];重庆日报;2000年
4 林之闻;数字艺术产业启动CDA项目[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数字艺术 走进互动情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新城;数字艺术人才短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7 记者 吕路阳;400位动漫精英榕城探讨创作[N];福州日报;2010年
8 李凝;高校数字艺术类专业实训与培训联盟成立[N];科技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顾雪林;探访数字艺术培训基地[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舒晴;数字艺术产业遭遇人才荒[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海刚;数字艺术消费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崔润娟;数字艺术的和谐自由论[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程敏;数字艺术与人类社会现实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肖波;虚拟数字艺术的超真实表现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5 韦亦佳;谈艺术作品的原作和数字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6 徐梅艳;数字艺术生产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裴裴;数字艺术传播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卢昕昕;论数字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国圣;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玉珍;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评析[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6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