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关联理论看《水浒传》称谓语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8-06-30 00:26

  本文选题:称谓语翻译 + 《水浒传》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水浒传》中称谓语的翻译。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称谓语的译文,发现评价称谓语译文的标准、找到翻译称谓语的原则。 作为一种跨学科理论,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认为交际本质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在成功的交际中,交际者(说话人)和受众(听话人)默契配合,各自选择恰当的代码和语境:交际者在组织话语前,会对受众可能用来理解话语的代码和语境信息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而受众则会利用自己所能找到的一切代码和信息,来推断出交际者的意图。 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由两轮交际活动构成的语际交际,而译者是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在第一轮交际中,译者作为受众,,要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在第二轮交际中,译者作为交际者,要通过恰当的译文把他(她)对原文作者意图的理解展示给译文读者。 本研究从《水浒传》中收集了81个含有称谓语的句子,同时也收集了它的两个英译本中对应的句子。从关联理论角度对他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关联原则既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评价,也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实践。在评价称谓语译文时,既要看它是否传达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图,又要看读者理解它时是否需要过多的处理努力。在具体翻译称谓语时,译者应当努力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相吻合:首先,译者要识别原文作者使用称谓语的意图;然后,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交际期待进行估计;最后,把他(她)自己对原文作者意图的理解,转换成不需要过多处理努力的译文。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terms in Water marg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appellations, to find out the criteria of appraising them, and to find out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relevance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It holds that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ly an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In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the communicator (the speaker) and the audience (the hearer)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code and context: the communicator is in front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course. The audience will make a correct inference and judgment on the code and contextual information that the audience may use to understand the utterance, while the audience will use all the codes and information they can find to infer the intention of the communicator. Transl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composed of two rounds of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and the translator i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target reader. In the first round of communication, the translator, as the audienc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in the second round, the translator, as the communicator, should show his / 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intention to the target reader through a proper translation. In this study, 81 sentences with appella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Water margin,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ntences in its two English versions were also coll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relevance principle is not only applicable to appellation translation, but also to the practice of appellation translation. When appellation translation is evaluated, it depends not only on whether it conveys the intention intended by the original text, but also on whether the reader should make too much effort to understand it. The translator should strive to match the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author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target readers. First, the translator should recognize the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author to use the appellation; then, the translator should identify the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author to use the appellation. The cognitive context and communicative expectations of the target reader are estimated. Finally, the author'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inten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a translation that does not require too much processing.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大平;;金本《水浒传》伴随毛泽东的革命人生[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阳建雄;;何心与《水浒传》编年[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崔香梅;;浅论《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J];才智;2011年23期

4 李丽锋;;论《水浒传》的侠义好汉[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5 魏慧娟;;《大宋宣和遗事》和《水浒传》中宋江形象对比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马成生;;一部雏形的《水浒传》——略论《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水浒故事[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罗世光;;以《水浒传》为例谈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8 张志雷;穆瑞丽;;《水浒传》中的武术文化[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奉柳;朱婧;;《水浒传》与《红楼梦》女性形象比较[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10 张连娜;杨昕宇;;宋江形象特征解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佘大平;;研究《水浒传》的传播史,宣传“英雄《水浒传》”[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2 董志新;;毛泽东爱读金批本《水浒传》[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3 樊庆彦;;《水浒传》在明清时期的禁毁与传播[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4 赵萍;;《水浒传》中的婚嫁风俗[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5 唐冰;;《水浒传》中的餐具酒具和茶具[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6 浦海涅;;《水浒传》著者问题研究[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7 周锡山;;《水浒传》的神秘主义描写述评[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8 张同胜;;《水浒传》中张天师的牧童形象探源[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9 刘兆全;;金本《水浒传》对毛泽东一生事业的影响[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10 张弦生;;校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札记[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砚文;《水浒传》“抢播门”:没有赢家[N];北京日报;2011年

2 梁德荣;新《水浒传》有望成产业链样本[N];深圳商报;2011年

3 薛晋文 曾庆瑞;新版《水浒传》的得和失[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陈淑锋 陈涛 侯瑾;新版《水浒传》搅热东平游[N];泰安日报;2011年

5 梁鸿海 徐超颖;谈谈《水浒传》中的法观念[N];朔州日报;2010年

6 李 宁;《水浒传》中的足球[N];中国商报;2004年

7 段崇轩;《水浒传》中的酒店风仪[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王锋;新版电视剧《水浒传》对人物形象的重塑与颠覆[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牟丕志;《水浒传》与人道基准[N];青海日报;2002年

10 任翔;书商制造《水浒传》[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白军芳;《水浒传》与《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汪俊文;日本江户时代读本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朴元基;《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蔡亚平;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邵敏;明代通俗小说货币描写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葛鑫;《史记》对四大名著的叙事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永葳;稗史文心[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娜;明清时期《水浒传》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李慧;《水浒传》亲属称谓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谢雨;从译介学角度试析《正义的谋杀者》—分析阿尔伯特·埃伦施泰因对《水浒传》的编译[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4 李春成;《水浒传》词频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太光春;《水浒传》与《张吉山》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王爱玲;从关联理论看《水浒传》称谓语的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丽丽;《水浒传》之近代接受[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代玉;《水浒传》与宋元市民娱乐文化[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孙文敏;《水浒传》镜像中的高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清云;《水浒传》镜像中的沂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4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84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