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的绘画美和雕塑美
本文选题:诗歌 + 绘画美 ; 参考:《语文建设》2012年14期
【摘要】: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有相通之处。诗歌中通过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体现其画意,或者通过画面在时间上的流动和空间上的叠加铺排感情。如果隐去背景的渲染,选取瞬间静止的状态,在想象中完成诗歌的感情表达,则具有了雕塑的神韵。
[Abstract]:The art of poetry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art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In poetry, the painting meaning is embodied by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aracters' activities, or by the flow of the picture in time 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feelings in the space. If the background is rendered, the instantaneous state of stillness is chosen, and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poetry is completed in imagination, it has the charm of sculpture.
【作者单位】: 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
【分类号】:I01;G63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程圃芳;;莱辛及其现实主义文艺观——从《拉奥孔》的“诗画异质说”谈起[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瑞;;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寿琴;;浅论凌叔华和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绘画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程娟;;诗歌中的“情趣”与“理趣”[J];文教资料;2006年24期
3 仲庆;诗歌艺术研究的大胆探索——《空间诗学导论》漫评[J];文史杂志;1990年03期
4 张鑫;;对偶·通感·秀句·影响——济慈与陆机诗歌艺术比较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彭放;;诗有别裁亦关书——《诗的技巧》读后[J];诗刊;1985年05期
6 陶陶;;论诗歌中的色彩意象与创造主体审美的抒情机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田荣辉,陈飞;文学语言绘画美例谈[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8 周建华;通感与诗歌艺术探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袁行霈;;探索中国诗歌艺术的奥秘[J];读书;1987年06期
10 刘湛秋;;诗歌界要进一步创造宽松的气氛[J];诗刊;198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兰;杜敏;;论人民生活与艺术创作中主客观相结合的辩证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跃兴;强调技术就是在炮制“文学通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江岳;从审美到审善[N];人民日报;2011年
3 陈圣生;大众文化必须与诗性文化共生互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刘培;“梨花体”行为艺术与杂耍何异[N];东方早报;2007年
5 陶继新;在维也纳掉进艺术的心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新诗标准讨论引起关注[N];文艺报;2002年
7 罗惠缙;新文学研究的独特拓进[N];文艺报;2001年
8 郭杰;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理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邓万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交流背景下的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N];贵州民族报;2011年
10 文化报副总编辑 鲍风;文学写作应有“写作规矩”[N];长江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源;陈敬容与波德莱尔诗歌之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松;论诗歌对生命感受的表达[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莎;西安地方课程谱系中诗画结合艺术课程的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天琦;邓以蛰文艺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4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8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