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现代艺术的思辨性空间

发布时间:2018-08-02 19:37
【摘要】:正艺术家的逻辑总是与众不同,不仅在表达上,而且在确立一个明确的表达方式之前要努力地塑造出一种独特的、具体的表达空间。也就是说,我们观看一件艺术作品时往往可以看到艺术家的整体面貌的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力求一个完整的体系,语言、风格以及表现空间都不可或缺。因此,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观赏者来说,这个总体的艺术框架是艺术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而表达与阐释的空间则是这种框架能够形成的基石,没有空间就无法使艺术充
[Abstract]:The logic of positive artists is always different, not only in terms of expression, but also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lear way of expression before trying to create a unique, specific expression space. In other words, when we look at an art work, we can often see the whole face of the artist because the artist strives for a complete system, language, style and performance space are indispensable. Therefore, for both the artist and the viewer, the overall artistic framework is a sign that art is gradually maturing. The space of expre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is framework, without which art cannot be filled.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2014规划课题“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教育创新理论研究”(1409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林俐;;门的开启与关闭——论罗斯科绘画的精神空间[J];名作欣赏;2014年3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唯鑫;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雷淑娟;现代艺术中的色彩重构[J];美术学报;2000年02期

3 郭郭;;现代艺术大拼盘[J];中国商界;2000年09期

4 程静;荒诞之类——浅论现代艺术的反叛[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齐珏;;失去了“美”的现代艺术[J];北方美术;2001年04期

6 曹颖;现代艺术的实验性——样式与方法之我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广元 ,李黎;走向未来的现代艺术[J];齐鲁艺苑;2002年04期

8 齐鹏;感性革命与现代艺术的崛起[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08期

9 廖少华;现代艺术前后嬗变概观[J];艺术交流;2002年01期

10 朱丹;朱小平;;现代艺术与设计艺术之渊源关系[J];北方美术;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毅;;“观看”的取消——以凝视为开端的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2 王一川;;中国的泛现代艺术[A];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 总第五辑)[C];1993年

3 李建刚;;艺术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殷曼椁 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代艺术与它的体制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余丁 (作者系中央美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漫话美国现代艺术的市场与收藏[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是个开始吗?[N];深圳商报;2006年

4 张隆溪 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现代艺术与美的观念:黑格尔美学的一个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陆波;七年了,为何还没竣工[N];青岛日报;2011年

6 林木;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看现代艺术[N];美术报;2013年

7 马学东;欧美经济复苏,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又迎来好日子[N];东方早报;2014年

8 记者  李文玲;现代艺术改变了什么[N];金融时报;2006年

9 卫戈;“现代艺术”与“兰州军团”[N];兰州日报;2006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还原80年代现代艺术“神话”[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蚌;分解与实验:现代艺术的核心[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2 林珍红;澳门现代艺术的本土性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滨;现代艺术与传统的剥离[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陈迟;英国现代艺术的桥梁[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5 杨松崧;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发展的同步性与错位性[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6 欧阳正德;现代艺术对视觉传达媒介的启示[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张行彦;现代艺术数字化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8 董庆波;现代艺术在构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王昌凤;论现代艺术的陌生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南彩红;儿童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60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60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