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舒宪 文学与传媒学院
本文关键词: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叶舒宪,男,1954年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主任、比较文学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湖北民族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文学评论》编委,《中国比较文学》编委,《民族艺术》编委,《寻根》杂志通讯编委 ,《中国文学年鉴》编委,《中外文化与文论》编委。
一、学习及工作简历
(一)学习简历
1978-1982,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简历
1982-1993年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
1993年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1994年海南大学教授。
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梯队。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引进人才,历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9-2000年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英国学术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访问教授。
2003年荷兰皇家学院、莱顿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5年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兰州大学翠英讲席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导;新西兰奥塔古大学伊文思讲席教授。
2009年台湾中兴大学客座教授;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2011年湖北民族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二、教学与研究业绩
先后为本科、研究生开设课程有“东方文学史”、“西方文学史”、“20纪文学理论”、“比较文学”、“文化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等8门课程。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扬州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耳本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韩国道教学会、梨花女子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伦敦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地短期讲座。
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上海文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开辟个人专栏,在革新文学研究方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所倡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国内形成声势可观的新流派。90年代以来主持中国古典的现代阐释学术工程,已出版七种约500万字,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反响,被认为是中西学术结合的一种范例,建树卓越,自成一体。
三、科研与获奖业绩
(一)科研项目
《中国神话哲学》,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1988年
《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首届青年社科基金项目,1989
《文学与人类学》,教育部八五规划项目1993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海南省社科项目1996
《〈庄子〉的文化解析》,海南省社科项目1997
《<山海经>文化寻踪》,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重点项目2000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2000-2004
《论语与口传文化》,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重点项目2003
“新世纪全球文化格局与中国人文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2008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2009
“新时期比较神话学的开拓与反思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0
(二)科研获奖
2009获台湾国科会客座教授基金,任中兴大学客座教授
2007获全国首届优秀出版物奖
2006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2006获新西兰奥塔古大学威廉伊文思讲席教授
2005获美国国际交流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2003获荷兰皇家学院交流项目基金
2001获英国学术院客座研究基金
1999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基金
1998获第2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
1997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梯队
1996获国际加拿大研究特别奖(渥太华)
1995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
1993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1990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
1986-2001获省级、学会、校级和学术刊物研究奖共18次。
(三)学术成果
出版专著、译著40多部,并被翻译成为英、法、意大利、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多国出版。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评论》、《读书》、《社会科学战线》、《文史哲》、《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发表论文400余篇。近五年代表著作及论文如下:
1.代表著作
《熊图腾 —— 中华祖先神话探源》,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年
《神话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8年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年
《文学人类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
2.主要论文
1.猪龙与熊龙,《文艺研究》2006年4期(CSSCI)。
2.孔子论语与口传文化,《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2期(CSSCI)。
3.第四重证据:比较图像学的视觉说服力,《文学评论》2006年5期(CSSCI)。
4.“学而时习之”新释,《文艺争鸣》2006年2期(CSSCI)。
5.后现代神话观,《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1期(CSSCI)。
6.秦文化源流新探,《学术月刊》2007年6期(CSSCI)。
7.再论新神话主义,《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4期(CSSCI)。
8.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CSSCI),《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转载。
9.蛙神八千年,《寻根》2008年第1期。
10.大禹的熊解之谜,《民族艺术》2008第1期。
11.文学中的灾难与救世,《文化学刊》2008年第4期。
12.叙事的神圣发生:为神话正名,《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13.中国的神话历史,《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1期。
14.《容成氏》夏禹建鼓神话通释,《民族艺术》2009年1期(CSSCI)。
15.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6期(CSSCI)。
16.中华文明探源的人类学视角,《文艺研究》2009年7期(CSSCI)。
17.物的叙事:史前陶靴的比较神话学解读,《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CSSCI)。
18.玄鸟神话的图像学探源,《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CSSCI)。
19.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CSSCI)。
20.人类学的世纪转折和对现代性话语的反思,《中国民族报》2009年第3期。
21.玉的叙事与夏代神话历史,《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号,2009年7月1日。
22.人类学家眼中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民族报》2009年第3期。
23.季羡林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9年8月25日。
24.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2期(CSSCI)。
25.迎接文化产业的新时代,《学术月刊》2010年8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第6期转载。
26.文学禳灾的民族志,《中外文化与文论》第十九辑(CSSCI)。
27.四重证据:知识的整合与立体释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CSSCI)。
28.熊图腾与东北亚神话,《北方论丛》2010年第6期(CSSCI)。
29.物的叙事:中华文明探源的四重证据法,《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CSSCI)。
30.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1.虎食人卣与妇好圈足觥的图像叙事——商周青铜器的神话学解读,《民族艺术》2010年2期(CSSCI)。
32.玉教与儒道思想的神话根源,《民族艺术》2010年第3期(CSSCI)。
33.西周神话凤鸣岐山及其图像叙事,《民族艺术》2010年第4期(CSSCI)
34.中国圣人神话原型新考,《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CSSCI)。
35.文学人类学的本土化过程与四重证据法,《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3期(CSSCI),《新华文摘》2010年第十八期转载。
36.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其展望,《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四、主要学术贡献及影响
叶舒宪研究员在比较文学和文艺学领域取得了重要学术创新成,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翻译介绍国际领先的文学理论,将神话原型批评引入中国学界,产生持久的学术反响。
(二)率先提出生态批评的主张,如今已经成为新兴的学术潮流和研究热点。
(三)倡导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已经成为新时期以来国内领先的人文研究学派。其方法论“四重证据法”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对国学与人文学方法的当代革新起到积极作用。
(四)开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出版著作30余部,译著多部,取得重大学术反响。据清华大学王宁教授统计,叶舒宪在2000年至2010年间国家学术期刊CSSCI被引用率排名情况是:比较文学专业,国内第一。文艺学专业,国内第六。
(五)先后协助陕西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台湾中兴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策划文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方向与中文系师资力量整合方案,结合地方文化资源设计研究课题。
(六)个人学术著作在海外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的版本出版,国际影响广泛。应邀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韩国、泰国等国的近三十所高校及研究机构讲学,传播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思想。
本文关键词: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