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人学内涵

发布时间:2019-01-02 17:41
【摘要】:文艺意识形态对于现实生活与经济基础的实践反作用主要是以人及其情感心理为中介来实现的。作为人的价值理想的现实化表征,文艺意识形态实践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具体而言,文艺意识形态实践动机是为了满足人的价值需要而形成的;它的实践对象与内容是人本身及其情感意志等因素;它的实践性质是由人的情感态度所决定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重要方式。
[Abstract]:The practical rea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ideology to real life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is mainly realized by people and their emotional psychology. As a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value ide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ideology practice has distinctive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the practical motive of literature and art ideology is formed to meet the needs of human value, the object and content of its practice are the factors such as man itself and his emotional will, the practical nature of it is determined by man's emotional attitude, and so on. I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objectification of human's essential power.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意识形态文论的实践性问题意识研究”(项目编号:07YBB221)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捷;;学生“可能生活”与教学过程融合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杨军,李美发,周航;司法正义的理性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许斌龙;人性的法制前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兴华;;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批判的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谢成;;被实践与被削弱的马克思主义——从《四川好人》看布莱希特的“功能现实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6 聂笃友;;走过刀口——略议海子抒情诗的抒情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7 董士忠;论司法公正生成的条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蒋保;;智者与古希腊演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姚玉香;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比较研究[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周光权;;规范违反说的新展开[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淑梅;李淑云;;论哈罗德·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视野下的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葛大伟;;公民意识与改革破题——论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的构建[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吕进;;重庆与20世纪中国新诗[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庞俊来;;技术与伦理的和谐与悖结[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鲜艳;80后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张海霞;论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巍;谁在边缘地[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弛;高校新教师职业幸福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倩倩;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内在性特点[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范永康;;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学派文艺意识形态论[J];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3 李胜清;;审美实践的中介表达——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心理机制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志宏;;当前文艺意识形态学说主要论争焦点概略述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李胜清;;论文艺意识形态的实践理性功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崔媛媛;方加胜;;元小说在网络时代的审美能指与人学意义[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心理机制分析[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审美规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建军;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观[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98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98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