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纪研究:主体论哲学与实证主义方法
[Abstrac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BZW002)
【分类号】:I0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泳;;“寡母抚孤”现象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对胡适、鲁迅、茅盾、老舍童年经历的一种理解[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继武;;《聊斋志异》反讽叙事修辞简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吴文薇;寻求中西叙事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关于建构中国当代叙事学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江守义;;论唐传奇内容模式的逻辑序列——唐传奇的叙事逻辑之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汪大白;;“秦学”索隐实质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江守义;;唐传奇结尾的故事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吕文杰;海岩小说与影视的互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荣子;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宪光;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6期
2 张颐武;;刘介耳《叙事延异与文本细读》(序)(节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林朝霞;杨春时;;启蒙主义是独立的文学思潮[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王玉兰;;论现代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J];艺术研究;2008年04期
5 张小平;;论先锋艺术及其特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曾长生;;华人当代艺术发展的第三条路——如何走出现代/后现代与东西方交流的迷思[J];雕塑;2010年05期
7 叶舒宪;现代性与原始性:符号如何建构现实[J];民族艺术;2001年04期
8 李衍柱;“四维空间论”与文学现代性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泓峻;文学的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J];中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周泉根;坚持“人”的立场——论现象学和现象学文艺美学的核心精神[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进;;论文学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陈雪虎;;人文之维及其当代面对:文论美学30年回望[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高星;;转瞬即逝的现代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锋”艺术家后期转型现象评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7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颐武;;新世纪的中国色彩记忆[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5:色彩与城市生活[C];2008年
9 陈吉猛;;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传才;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N];光明日报;2001年
2 杨厚均;文学中的英雄形象与现代性想像[N];文艺报;2005年
3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陆贵山;社会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教授 傅永军;激进化启蒙的讹诈:反传统的理由[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荣剑 北京锦都艺术中心;艺术“现代性”何必用“当代性”表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高欣荣;现代性文学史观的反思[N];文艺报;2005年
7 吴子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艺术:“死亡”抑或“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胡晓明;蒙马特的现代性[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重构中国式的另类现代性[N];文汇报;2011年
10 南京大学 董健 丁帆 王彬彬;在文学和历史之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D];复旦大学;2005年
2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3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洪洋;当艺术成为一个疑问[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6 贺玉高;霍米·芭芭的杂交性理论与后现代身份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庄鸿文;沈从文与卢梭—一种美学观念上的沟通[D];厦门大学;2006年
3 游江;论西方艺术中的先锋派概念[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陈静;存在的悖论[D];西北大学;2003年
5 孙文飞;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陈小妹;文学·都市·现代性[D];暨南大学;2007年
7 元君玲;对本雅明“光晕”理论的思考[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李玉平;文学的现代性与大众化的关系[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阳;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霍芳芳;现代性与后现代语境中的作者观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0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6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