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会转型与艺术道德的演变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Chinese society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Profound social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and also brought prosperity to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rt in the new perio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rtists enrich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people with creative work and enhance the spiritual realm and aesthetic taste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文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新时期艺术道德论”(项目编号:09BA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3;B8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红伟;;玉器市场 行情看涨[J];中国拍卖;2006年10期
2 周保欣;;“文学性”的审美道德位移与悖谬[J];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3 任剑;;冲破学院之墙 寻求发展之路——米兰布雷拉艺术学院访问有感[J];大舞台;2011年08期
4 张乔;;谈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的新模式[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5 刘祯;;文化时代与传统艺术的发展[J];当代戏剧;2011年04期
6 侯斌英;;冯宪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批判性借鉴[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泓峻;;对30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两次范式转移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王晓波;;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与发展当代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9 李仕华;;扩张的虚无——论文学研究的泛文化症候[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伊明·阿布拉;;维汉文学翻译60年成就、特点与展望[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好哲;;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宏观审视[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后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3 ;前言[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李鸿雁;;历史的选择——新时期引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衡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胡疆锋;;西风东渐30年——西方文论与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福根;;新时期文学语言的创新与规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尚延龄;尚缨;;文学理论:在夕辉朝霞的交映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9 张振华;;从“自然的人”到“审美的人”——新时期艺术教育断想[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盖生;;负刃效应:新时期文学理论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认定的偏失[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作文;慧眼独具 见解高超[N];文艺报;2006年
2 郭玉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发展[N];文艺报;2007年
3 孙文宪 禹建湘;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批评?[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黎宏河;演出娱乐博览会论坛聚焦行业热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郭锦华;构建多元文学的批评框架[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李运抟;新时期的文学与文化[N];西藏日报;2002年
8 刘士林;“方法论”的回顾与反思[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赵凤兰;巨大的鼓舞[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李运抟;新时期文学与时代嬗变的两种关系[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岩;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D];北京大学;2008年
3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阳;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亚平;论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杨娟;在探索中前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陈贝;文艺反映论的拓展与深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年
6 苏丽静;中苏反法西斯战争小说比较[D];郑州大学;2006年
7 李映冰;关于新时期文艺学研究的若干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侯新兵;新时期审美现代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小艳;德莱塞在中国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6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7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