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当代艺术中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9-07-02 10:37
【摘要】:正当代艺术通常被等同于前卫艺术或先锋艺术。就艺术本身来说,前卫或者先锋的姿态,体现在不断挑战艺术自身的边界。挑战的结果,就是导致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于是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艺术终结理论。也许当代艺术仍然可以沿着这种挑战的路向发展下去而不用担心终结,因为终结与否不是理论问题。也就是说,不是理论家宣称艺术终结,艺术就真的终结了。只要有艺术家在从事艺术活动,艺术在实际上就没有终结。但是,不断挑战艺术边界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让艺术受到伤害。伤害艺术的后果,就是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再能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作用。于是,近年来理论界出现了不少回归的呼声。
[Abstract]:Contemporary art is often equated with avant-garde art or avant-garde art. In the case of the art itself, the avant-garde or avant-garde attitude is reflected in the ongoing challenge of the art itself. The result of the challenge is that the boundary between art and non-ar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blurred, and various versions of the art-end theory have emerged. Perhaps contemporary art can still be developed along the path of this challenge without worrying about the end, as it is not a theoretical issue. That is, it's not a theorist that claims the end of the art, and the art ends. As long as an artist is engaged in an artistic activity, the art is virtually no end. However, as a result of the ongoing challenge of the art boundary,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art will be hurt. The consequence of injury is that the art gradually fades out of people's field of view and can no longer play its social role.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calls to retur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J11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抬头见喜——杭州2006年国际当代艺术个案展[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年05期

2 易英;;当下艺术批评的非传统化和商业化倾向[J];艺术.生活;2010年01期

3 陆兴华;;关于当代艺术理论的阅读摘要[J];建筑与文化;2011年04期

4 吕澎;;《艺术史中的艺术家》自序个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J];美术之友;2008年05期

5 ;艺术北京2009最新动态[J];艺术与投资;2009年04期

6 贾克敏;赵禄;;从对蔡国强的批评浅论当代艺术的矛盾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7 冀少锋;;《20世纪末欧洲艺术家大系》问世[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3期

8 曲慧;;YBA,这些影响英国社会的“坏”人们[J];东方艺术;2007年11期

9 常旭阳;;不断挑战和创新的“常青”之路[J];艺术与投资;2010年09期

10 ;人物[J];艺术与投资;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中原;;困境与抉择:关于当代艺术批评制度的批评与反思[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9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丁涛;;艺术批评的尺度[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家和;北京翰海首开内地亚洲当代艺术专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刘莎莎;拆除当代艺术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藩篱[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吕宁;欧洲买家力挺,西方当代艺术品走势稳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林山;当艺术家开始画“股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朱小钧;青岛,当代艺术换换玩儿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丁国旗;当代艺术:尴尬的处境与暧昧的反抗[N];文艺报;2009年

7 朱其;当代艺术,暴跌的不只是价格[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国斌;谭国斌:斥资千万推广当代艺术[N];湖南日报;2011年

9 台湾美术馆策展人 潘显仁;台湾当代艺术征候[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亮;当代艺术离宝鸡有多远?[N];宝鸡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翟晶;边缘世界[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向前;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与演绎[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李凡t,

本文编号:2508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08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