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作为“显现”的灵感——文艺创作灵感的现象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9-07-06 18:50
【摘要】:灵感理论用神赐说、天才说和生活积累说解释灵感思维的突发性、迷狂性和独创性。其根本局限在于将灵感视为一个主体内的事件。现象学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对生活世界的显现,艺术的活动是一种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文艺创作的灵感本质上是一种使生活世界在人的意识中显现的方式。对功利心的屏蔽、身体状态的变化和心灵的反思态度,是促进灵感产生的手段。
[Abstract]:Inspiration theory uses divine theory, genius theory and life accumulation theory to explain the sudden, ecstasy and originality of inspiration thinking. Its fundamental limitation is to regard inspiration as an event within a subject. Phenomenology holds that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and art is the appearance of the life world, the art activity is a kind of activity which does not take the use as the purpose, and the inspi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s essentially a way to make the life world appear in the human consciousness. The shielding of utilitarian mind, the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and the reflective attitude of mind are the means to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inspir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象学视野中生态美学的方法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ZW0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杨沐;;时空的新内涵界定[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10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正华;手·火·语言—元工具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鲁子;个性化文艺创作呼唤私域哲学[J];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06期

2 赵月明,万林;文艺创作[J];农电管理;2001年02期

3 戴冠青;论文艺创作的空白美及其建构[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李运抟;认真思考与富有探索的收获——《文艺创作要论》简评[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5 金家骐;生活和题材[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本刊编辑部;;又是橙红橘黄时 《农业发展与金融》杂志首届文艺创作笔会侧记[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1年09期

7 金华;市场经济时代的文艺创作[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阿婷;检阅文艺湘军辉煌成就 谋划文艺创作绚丽前景——湖南省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实[J];理论与创作;2002年04期

9 董学文;唯物史观与文艺创作思想[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11期

10 陈本益;论文艺创作的实践本质[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永新;;“借彼物理,抒我心胸”——谈文艺创作中作家的主观能动作用[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2 薛纯华;;文艺创作与市场经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3 王露明;;点击文艺创作新载体——社区文化[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4 罗在新;;浅谈文艺创作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5 何西来;;我对当前文艺创作状况的若干认知与思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6 马清福;;文艺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7 秦忠翼;;论文艺创作中的理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艾莲;曾永成;;从对生活的“反映”到文艺创作的“产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胡良骥;;情系草原:锡林郭勒盟北京知青的文艺创作[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3期)[C];2011年

10 朱印海;;简论文艺创作反映论与文艺理论的实践创新[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奎志;和谐社会文艺创作观念的转变[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张书通 王伟智;市双拥文艺创作取得三个一等奖[N];北京社会报;2007年

3 田世英;克服文艺作品同质化倾向[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张红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繁荣文艺创作[N];菏泽日报;2007年

5 ;充分激发文艺创作创新能力[N];解放日报;2007年

6 夏新炯 郑英;文艺创作,雅俗共赏的辉煌[N];江阴日报;2006年

7 董强 高成运;新时期双拥文艺创作续写优良传统[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王辉;我市召开繁荣文艺创作座谈会[N];太原日报;2006年

9 邢晓芳;改革创新文艺创作体制机制[N];文汇报;2007年

10 文羽;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繁荣叫好助威[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艳萍;清虚与奇幻的交汇[D];暨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峥峥;文艺创作低俗化的伦理审视[D];西南大学;2010年

2 路永照;文艺创作中的“灵感”现象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3 苏雪阳;试论文艺创作的情感历程[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榕;中西文艺创作动力观的比较[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林文遐;刘勰“率志委和”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岳阳;六六的文艺创作和文学的大众化取向[D];吉林大学;2012年

7 傅篪;传统与现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11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11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