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寻路的人—徐玉诺综论

发布时间:2020-03-29 12:55
【摘要】:徐玉诺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创作以“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指导,反映出中原家乡农村特有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实,表现出其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同时他在小说题材的拓宽、诗体解放的探索以及诗歌艺术追求上在当时表现出现代的先锋姿态,也有着比较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在寻求文学道路的过程中,徐玉诺正确的文学态度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在当时甚至对后来的为文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徐玉诺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案”提出,试图通过史料的挖掘对徐玉诺生活经历和主要作品的评述,并和同时代作家比较,论述他的文学寻路历程和深远、积极的影响。 全文共分五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徐玉诺及其作品的意义。 第一章主要论述徐玉诺的生平和创作实绩。分两节进行论述:第一节,论述徐玉诺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前的生活情况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情况。第二节,论述徐玉诺走上文学道路之后取得的创作实绩。 第二章论述徐玉诺在中国现代文学道路上的寻求。分三节论述:第一节,阐述徐玉诺在小说题材拓宽方面的贡献,他将家乡的匪事写入小说,成为中原匪事主题小说叙述第一人。第二节,叙述徐玉诺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先锋姿态的探索。在当时极力要求新文学的条件下,在他的诗歌中语言较早用韵,把家乡方言入诗,较先使用象征、比喻、复沓、意象等手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开先之举。第三节,论述徐玉诺响应诗体解放的要求,在小诗、散文诗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散文诗创作方面贡献较大,是中国散文诗的早期开拓者之一,更是河南散文诗的最早尝试者。 第三章论述徐玉诺在寻找文学道路的过程中,他对待文学的正确态度使他走上正确的文艺道路。 结语主要论述徐玉诺一生寻路的经验对后世为文者的影响,指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景春;;瞿秋白的“续貂”诗[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2 李存光;;《随想录》:巴金暮年的伟大完成[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3 龚济民;方仁念;;作为文学家的郭沫若……[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4 吴义勤;;都市体验与穆时英小说的两条轨迹[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6 陈朝红;;他与共和国同行——高缨创作研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7 辰;;小资料[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8 阳翰笙;;恳切的希望[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9 刘纳;;关于郭沫若研究的一些思考[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10 李文遂;王泽君;;郭沫若笔名、别名、化名汇释[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铁凝;追寻红色岁月历史足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道路[N];文艺报;2011年

2 黄水英;“冰心走过的文学道路”展览在新加坡举办[N];文艺报;2008年

3 张银枝 苗瑞平;岢岚一农民写出45万字小说[N];忻州日报;2010年

4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道路[N];文艺报;2011年

5 曾祥彪;坚守文学的田野[N];文艺报;2007年

6 邓煦;草根文学的行为解读[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武子暄;内蒙古文坛的一匹“黑马”[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8 张柠;广西的文学精灵[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洁;《萌芽》:五十年的传奇[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高伟;挥不去的文学情结[N];烟台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锋;寻路的人—徐玉诺综论[D];河南大学;2011年

2 凌霞;苏雪林文学道路述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董晓磊;从大众文化的轮换机制看“80后”文学的商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顾夏;借鉴与转换[D];湘潭大学;2005年

5 吴华山;论余华小说的历史叙事[D];华侨大学;2007年

6 朱供罗;梁启超小说理论成因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洋;生命的挽歌与时代的吟唱[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艳静;论张洁审美时期的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殷小敏;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回归现实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李晶;新时期小说“人”的建立[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06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06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