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40年代文学的大众化倾向与新世纪底层写作

发布时间:2020-04-09 04:45
【摘要】:20世纪40年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一时期文学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大众化倾向。救国图存,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是40年代中国人民的第一要务。此时的文学大众化是指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与工农兵结合,也就是说,文艺要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工农兵大众相结合并为之服务。可以说40年代文学开启了自“五四”以来书写底层的另外一个时代——真正的文学大众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社会文化的开放性、消费性以及大众化程度也相应增强。但是,由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所累积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阶层分化及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逐渐激化,全社会将关注的视角集中到了底层的身上,新时代的文学也将笔端深入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身上。本文结合40年代的大众化写作与新世纪底层写作的创作实绩,以大众化为切入点,分析比较两个时期的作家对大众的关注与底层的书写,阐述其创作中的大众化表现,深入考察两个时期作家创作所呈现的异同,分析作家创作中所体现的主体精神,进而思考新世纪文学的发展。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以外,论文主体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1940年代文学的大众化倾向进行梳理,分析40年代大众化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具体原因。救国图存是40年代的时代主题,这一时期的大众化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殊的文学现象,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要求以及作家们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二章重点分析1940年代的大众化创作。随着社会现实的不断发展,知识分子的精神情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以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创作了一大批富有中国作风和气派、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实践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时代要求。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分析新世纪底层写作的时代背景,具体比较40年代文学的大众化倾向与新世纪底层写作的异同,两个时期的作家从强烈的担当意识、鲜明的问题意识、下沉的观照视点出发,创作了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但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又都表现出自身独立性,他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与审美追求。第四章分析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不足与困境,进而探讨其在今后如何进一步突围发展。 结语部分论述了大众化文学的发展,期待作家在汲取古今中外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盛勇;论周文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构成[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2 王文初;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观照[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3 赵学勇;;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文学[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崔莹玺;赵树理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再认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5 赵学勇;王元忠;;“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指归与当代底层写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李云雷;;“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J];天涯;2008年01期

7 陈福民;;关于“底层文学”命名的知识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8年05期

8 袁盛勇;民族—现代性:“民族形式”论争中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呈现[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9 张韧;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J];文艺争鸣;2004年03期

10 袁盛勇;;延安文学观念中的文学与政治[J];文艺争鸣;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620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20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3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