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
发布时间:2020-04-16 01:18
【摘要】: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美国人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形象中有社会集体想象物,有意识形态上的或是乌托邦式的理解,还有经作者感情加工过了的美国人形象。另外具体到以职业来划分还有友好的美国军人、记者以及传教士等众多形象。这些或真实或半真实或虚拟的美国人形象就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各色美国人形象。 本篇论文是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具体结合林默涵总主编的、重庆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中的部分篇章为文本结合阐述,从而发现中国人笔下的美国人形象,特别是在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有何特别之处,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寻产生这一系列不同美国人形象的文化原因以及国际政治外交原因。事实上,言说“他者”就是在另一个层面言说了“自我”,在这些原因背后也反映出中国当时社会状况及国人文化心理,这也是本篇论文的落脚点所在。 另外,本篇论文还以林默涵总主编的、重庆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中的部分篇章为明证,特别分析了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三个美国典型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史迪威、陈纳德和史沫特莱。这三个人物的分析使得本篇论文更为丰富,也为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还是很友好亲善的,这与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也与他们的国家利益有关。但是无论如何,无论他们是基于何种理由,但是这群可爱的人们在当时恶劣艰苦的中国战场上带给了中国人民很大的鼓舞和感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29221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叶;;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互动性理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赵小琪;赵坤;;当代香港女性主义文学中的美国形象[J];华文文学;2008年02期
3 周宁;天下辨夷狄: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J];书屋;2004年06期
4 倪骏 ,张超;三种心态,三种形象——中国电影中的美国人形象[J];世界知识;2005年20期
5 向忆秋;;十九世纪留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以容闳、李恩富为例[J];天府新论;2009年05期
6 贺昌盛;黄云霞;;被塑造的“他者”——近代中国的美国形象[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苏光文;大后方文学概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晓林;从“夷”到“他者”——中国文学中“异”的形象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焕冲;晚清政治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侯燕;《唐老亚》对华裔美国人形象的建构[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9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2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