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本文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比较文学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一开始就是以跨文化为其特点的,阐发研究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20世纪初期西方小说的翻译和研究,还是汇通古今中西的文化巨匠王国维和鲁迅,都充分说明中国比较文学的产生不是舶来之物,而是中国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当前,面临世界的大变局,中西方学者密切关注文化的自觉和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化发展等问题,提倡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百年来中国文学在古今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不断演进,以跨文化文学研究为主轴的比较文学精神必将为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崭新的格局。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王国维 鲁迅 文化自觉 多元文化
【分类号】:I0-03
【正文快照】: 去主持人方汉文教授(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的东方化:海峡两岸比较文学对话”是一组关于比较丈学学科在中国发展过程理论反思的论文,主持人受命于刊物主编,自2006年起组稿,其间适逢主持人讲学台湾东吴大学,得以与两岸学者数次相聚谈,研讨论丈写作。感谢北京大学乐袋云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蒋寅;;悼亡诗写作范式的演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飞;孙楷第小说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吕文杰;海岩小说与影视的互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荣子;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毅然;也论鲁迅与王国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02期
2 王吉鹏;崔玉英;;鲁迅与王国维之比较[J];嘉兴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冒键;;鲁迅和王国维对独立品格的追求[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郝永勃;;一字师·点睛之笔[J];红豆;2007年23期
5 丁胜;王亚妮;;反抗绝望与反抗悲观——鲁迅与王国维的学术人生[J];新学术;2007年02期
6 宁群贤;;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J];社会科学家;2006年05期
7 李跃红;中国现代“悲剧情结”及内在诉求[J];河北学刊;2005年05期
8 杨振宁;;《曙光集》前言[J];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01期
9 李槟;;鲁迅与王国维比较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潘知常;为爱作证——从王国维、鲁迅看新世纪美学的信仰启蒙[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迅与烟[A];全国烟草系统纪检监察专卖管理财务审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轶;;言文之分与身份之别——以鲁迅语言观为中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曾镇南;;鲁迅是谁?——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铁仙;;关于科学评价鲁迅的若干思考——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5 史挥戈;吴腾凰;;严谨的文风 科学的论证——重读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卓恺返;;鲁迅的历史教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谢清风;;鲁迅审稿思想浅探[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8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莉如;;王国维与心理学[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10 崔银河;;鲁迅与蒙古族当代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涌豪;日常的鲁迅[N];文汇报;2002年
2 何满子;重读鲁迅《写于深夜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董阳;《鲁迅的艺术世界》看到不同的鲁迅[N];西部时报;2009年
4 奉少廷;先生不厌百回读[N];人民日报;2010年
5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张梦阳;鲁迅文艺理论批评的现实启悟[N];文艺报;2011年
6 父舟;张广天要发掘个性的鲁迅[N];北京日报;2001年
7 李钧(教师);“不打折扣”的鲁迅[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今天我们怎么关注鲁迅[N];解放日报;2005年
9 孙伟科;鲁迅身后不寂寞[N];文艺报;2000年
10 新华社记者 张乐;鲁迅的抬棺人,又走了一个……[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符杰祥;“道”与“路”[D];复旦大学;2003年
3 丁世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1919-1949)[D];山东大学;2006年
4 曹禧修;抵达深度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2年
5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D];复旦大学;2004年
6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7 郭小英;中国现代学术性自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方Q趾,
本文编号:263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