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现代文学巴蜀视野下的四川小城

发布时间:2020-04-28 15:29
【摘要】:小城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演进赋予小城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中国近现代时期社会的剧变,小城介于都市与乡村之间的独特性被彰显出来,一大批出身小城的中国现代作家,身负小城镇印记,在都市与乡村的夹缝中回望和审视故乡小城,将小城置于启蒙和民族战争的时代洪流中,营造出小城独有的社会文化氛围。与都市和乡村相比,小城社会中介性和包容性,使其更集中也更具代表性地展现了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作家的、文化的种种特性,进而成为我们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窗口。小城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在于,它解决了都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城市题材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二分法”理论研究解释不了或交错矛盾的两难问题,因而也使得这一发现与研究,可以促进我们对于现代小说探索作新思维的尝试。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将现代文学巴蜀作家视野下的四川小城纳入研究视野,在小城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下,试图对四川边地文化影响下的小城进行个案研究。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开篇经由对小城风光、小城场景和小城地标性物质存在的梳理,搭建出“文学中的小城”。空间视阈下四川小城的文学投射,是作家主观情感、创作理想融入小城风光、小城典型场景的结果,作为小城重要物质构成的小城街道、茶馆酒店等是小城社会公共文化机制的重要一环。第二部分将小城放置到时代视阈下,探讨辛亥革命前夕直到抗战全面爆发时期,四川小城的社会变迁。辛亥革命前夕小城社会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现代与传统的较量;辛亥革命以后到抗战爆发这一时期内,小城社会经历的却是“五四”启蒙思想的冲击和衰退,主要表现为小城各阶层面对小城社会的新变所做出的选择与妥协,昭示了启蒙主义在四川的命运;抗战时期的四川小城,从边缘上升到中心,战时新事物的大量出现使沉浸在中世纪的小城人惊醒过来,开始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然而新事物的作用仅停留在检验历史经验的韧度上,四川小城那种“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的韧劲和惰性不曾动摇,抗战大后方的特殊境况,带来的仅仅是小城社会人和事物变异扭曲。第三部分侧重论述小城女性、小城知识分子、小城兵匪这三类四川小城中的人物系列,他们非现代都市人,接受现代思想的程度有限,因而对理想的追求仅限于生活层面的满足,没有崇高的时代革命精神;与愚昧麻木的乡村人相比,他们直面生活,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又是一种个体意识和生命力的彰显。这些个性特征鲜明而复杂的“小城之子”是小城社会的特产,它们的存在丰富了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冬梅;20世纪小城小说: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J];南都学坛;2004年02期

2 陈德文;春夜的怀思——漫评宫本辉[J];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03期

3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现代文学教授 本刊顾问 张毓茂[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3期

4 戴翊;读《现代文学沉思录》[J];绥化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5 蒋明玳;;用忠实严肃的眼光去看人生——论吴组缃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J];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6 于启宏;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科学“基因”[J];南都学坛;2004年04期

7 ;卷首语[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尹传兰;姜婷婷;;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闵建国;;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四条途径[J];开封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蒋明玳;;吴组缃小说创作论——略论吴组缃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现代性体验与现代文学[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2 邱雪松;;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的关系演变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4 夏中义;;京派趣味:预设与范例——论朱光潜对现代文学的文化使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孙玉石;;积极倡导 努力落实[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6 王得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汇校和校记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7 黄薇;;书于竹帛:经典及其形状[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刘增杰;;建立现代文学的史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谢昭新;;从现代文学思想的政治意识的演化看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关联[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程光炜;;重访80年代的“五四”——兼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下性”问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6)[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方喜 张中良 执笔;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林声;现代文学可信的注脚[N];团结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杜英姿;巴金和中国现代文学馆[N];人民日报;2000年

4 陈浩;多元并存的欧美现代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杨鸥;打开现代文学“聚宝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郑国庆;现代文学的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赵晓林;故纸堆里的虎闱先生[N];济南日报;2006年

8 李玲;现代文学中男作者笔下的女性[N];法制日报;2004年

9 周红;对话与反思[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张清芳;日本现代文学如何摆脱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杰;选择与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晓华;身体的解放与规训[D];武汉大学;2005年

3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张丽军;想象农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申宜f,

本文编号:2643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43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