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孔子观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晓虹;;在阳明山上——走访台北林语堂故居[J];四川文学;2011年07期
2 ;“幽默”第一人——林语堂[J];当代学生;2011年12期
3 陆其国;;忘却与不语[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9期
4 路晨逊;;论林语堂性灵幽默语言与诚实快乐的人生态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5 谢家顺;;林语堂的读书方法[J];学问;1999年03期
6 李娜;;林语堂作品复译的原型论视角[J];山花;2011年16期
7 许次纾;;人生如茶泡出来[J];国学;2011年08期
8 陈文茜;;给十八岁的你[J];高考金刊;2009年09期
9 王者归来;;感动生活的100句话(25) 争一时,不如争千秋[J];新青年(珍情);2011年01期
10 何君;;林语堂译文的“信”、“达”、“美”——以《浮生六记》英译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宁;;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李少丹;;自然生动 亦庄亦谐——林语堂散文修辞艺术初探[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李晓宁;;闽南山水与林语堂[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冯羽;;林语堂研究的跨文化视角——兼论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仰之旅”[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李少丹;;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探析[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李少丹;;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分析[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吴慧坚;;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理论实践意义辨析——以林语堂译《记承天寺夜游》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黄震云;;孔子的司法实践与法制思想[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衷娌;;论《闺房记乐》译文的语气隐喻现象化解中英言语交际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叶桂生;;郭沫若的孔子观[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兆胜;林语堂三约钱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马乔 李圣传;两岸林语堂纪念馆[N];闽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黄舒哲;故乡掀起林语堂热[N];闽南日报;2007年
4 竺晓;林语堂的生活艺术[N];吉林日报;2006年
5 孙立极 姚小敏;“落根”有为有不为[N];人民日报;2007年
6 孙立极 姚小敏;“落根”有为有不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许初鸣;林语堂 从漳州走向世界[N];闽南日报;2007年
8 罗蓉芳;林语堂人格魅力激发我的学术激情[N];闽南日报;2007年
9 林南中;林语堂与《宇宙风》[N];中国商报;2007年
10 王光明;林语堂:何以从“斗士”变“逸士”[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千里;中国历代孔子图像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冯晨;我欲仁,,斯仁至矣—对孔子仁的解读[D];复旦大学;2012年
4 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7 马永利;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陶丽霞;文化观与翻译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厉文君;林语堂的孔子观[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春燕;论30年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D];西北大学;2003年
3 李灿;林语堂美学思想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雅丽;林语堂散文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里云;异彩纷呈的女性世界: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的女性观[D];厦门大学;2008年
6 黄春梅;林语堂:辨证主义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D];厦门大学;2006年
7 王志波;《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陈家洋;走向文化乌托邦——论林语堂后期的文化选择[D];苏州大学;2003年
9 薛晖;林语堂30年代期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刘丽芸;《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与林语堂性灵文学观的建构[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57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5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