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08:52
【摘要】:吴宓以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在1920年代以《学衡》杂志为阵地,宣扬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吴宓的道德理想早在清华学习阶段即已形成,赴美目的是为寻求一种可以实现其道德理想的学说,由此遇到马修阿诺德,遇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包括《学衡》杂志创刊宗旨“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于吴宓来讲,是实现其道德理想的手段、工具,而非目的本身。吴宓的道德理想注重个人道德品格的培养,具有一种出世精神,是西方近代人文主义传统在现代中国的积极响应。吴宓这一派的文化理念,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文化脉络,是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吴宓思想基础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儒家传统文化。吴宓自幼在关中大儒刘古愚的文化氛围内成长,亲族、教师多是刘古愚弟子或是再传弟子。关学的修身传统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理想为吴宓所继承。一方面是柏拉图哲学。柏拉图哲学的“一”“多”理念成为吴宓构建自身新人文主义体系的基础。吴宓信仰的道德理想寄寓于“一”,成为吴宓新人文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从而吴宓新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及修身方法,成为培养自身道德品格,实现道德理想的有效手段。吴宓文学思想是其新人文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提升个体道德品格乃至整个社会风俗服务。吴宓文学思想最有特色的是文学“三境”说。“三境”说不仅适用文学,也适用于人生。这显然受到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的影响。然而吴宓的人生“三境”与白璧德“天人物”三界具有同构性,具有新人文主义理论特征。本文重点论述文学三境。文学三境分实境、幻境、真境,由低到高,具有层级性。实境(actuality)是实物的存在状态,即包括浮息生衍的客观外物,也包括人的自然状态。实境有如人性,善恶混杂,相互斗争。幻境(iI]usion)是一切文艺作品的表现内容,不被具体时空、事件限制,寓涵创作主体的精神想象。幻境从实境中来,却是对实境进行整合提升,表现实境的普遍关系,因此高于实境。幻境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幻境是否寓涵宇宙人生的至高真理。至高真理超越古今中西永恒不变寓于真境(reality)之中。真境是文艺创作的终极追求,位于文学三境的最高层。在吴宓这里,真境寓涵的人生真义,是儒家文化秩序内的道德理想。文学的职能性也在此体现。实现文学“三境”主要依靠诗歌和小说。对于诗歌,吴宓注重诗歌的职能意识,这一方面来自马修阿诺德、白璧德关于诗歌职能影响,另一方面受黄节诗教观念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吴宓的诗歌理论主要表现在情感和思想两个方面,即诗歌之根本二义。一是创作者应持有温柔敦厚的性情,二是作品应表现忧患意识。前者可以培养诗人性情之正,后者可以培养诗人忧时济世的道德品格。二者合而为一,可以提升诗人的道德境界。至于小说,吴宓提出理想小说的概念。理想小说既非写实小说,也非浪漫小说,而是扎根于现实,具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气质的现实主义小说。理想小说既不侧重于叙事、结构,也不偏重于刻画人物,而是通过小说人物的实际遭遇反映实境中的因果联系。依据这层因果联系,勾连成小说的结构,同时表现人物的道德抉择。理想小说是结构与人物彼此融合、不可分离的小说。吴宓认可的这层因果关系是为天理人情,是宇宙之本原、人生之真理。但是吴宓一再强调的天理人情是儒家文化秩序内的(忠孝节义)道德标准,是否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取决于作者是否认同“忠孝节义”这一儒家伦理秩序。文学实现其职能需得借助语言和文体。提倡新文学者正是通过变革语言、文体发动文学革命。吴宓坚决维护中国既有的语言和文体。语言方面,文言、白话是吴宓新人文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二者缺一不可。文言是古人道德智慧的结晶,是新人文主义者与古代圣贤精神沟通的桥梁;白话是新人文主义者与一般民众交流的媒介。文言的正宗地位不可动摇;白话应提倡创建中国式白话,反对新文化运动者提倡的欧式之白话。吴宓追求的中国式白话应受但丁论俗语的影响,是一种光辉的、基本的、宫廷的、法庭的可以为所有人接受的理想白话。《红楼梦》的语言堪称典范。至于文体,旧有文体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并有优秀作品可供模仿,足以证明中国旧有文体切实可行。当下中国文学的弊端在于缺乏新内容,而非文体格律之弊。因此当今文学创作之正途是保存旧有文体,以新材料入旧格律。这显然延续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余波。吴宓虽然反对新文学作家自立文体,但是并非一味拒绝文体革新。吴宓认为新文体的形成有赖于才华卓著和道德高超的天才文人,至于一般作者应对前人悉心模仿。不仅模仿创作技巧,更应模仿天才文人的精神品格。后来吴宓对新文体的态度有所转变,与徐志摩的影响有关,但是最直接的影响,是吴宓因为自身情感经验,并对实现道德理想的方式有所调整,部分修正了文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强;;学堂演说与吴宓思想的关联性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2 许军娥;吴宓研究的新亮点[J];文教资料;2005年32期
3 许军娥;;吴宓文化思想研究的新拓展[J];文教资料;2006年02期
4 曾祥金;;吴宓的编辑理想及其境遇——以《吴宓日记》为中心的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年03期
5 肖太云;;吴宓1949年后的四封佚信及识解[J];新文学史料;2017年02期
6 张建安;;吴宓:奇特而矛盾的一生[J];江淮文史;2017年01期
7 霍俐娜;;在中国的中西融合:吴宓留美之前思想和人格的成形[J];名作欣赏;2016年02期
8 于强;;为何不走?——对吴宓留居重庆问题的商榷[J];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07期
9 朵渔;;吴宓:人间惆怅雪满头[J];同舟共进;2016年11期
10 李波;商鸣臣;;国学大师吴宓轶事[J];春秋;201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姬可周;;吴宓与“文教中华”[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2658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5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