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6 23:41
【摘要】:作为20世纪新人文主义代表的欧文·白璧德,预见到了西方文化的危机,他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在理论上得出了20世纪西方文化危机的根源在于情感人道主义和科学人道主义的盛行,培根和卢梭是这两大思潮的始作俑者,培根把人征服自然的力量无限夸大,卢梭使人们过度追求情感欲望,这两种思潮都是对物的过分强调和对人自身的遗忘。这种人道主义可以说最终是脱离人的,可以看作是反人道主义的。而在探寻走出这一危机的路径时,白璧德主张节制欲望,回归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求圣哲典范的理论作为支撑,来克服现代文化的危机。在寻求传统的过程中白璧德看到了中国文化。虽说处在中国文化的历史现实外,但通过对中国传统经典的研读,加之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使他始终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没有离开过中国的历史视阈。因而,白璧德的思想并不是像传统理解的那样没有合理之处,而是存在着他对于现代文化危机的洞察。 本文对欧文·白璧德思想的研究从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对中国当代文化影响的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对白璧德思想研究的成果,在阐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挖掘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虽有偏差,但仍是对中国文化道德价值的挖掘,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本文对白璧德思想的阐述试图突破一些人对其思想的误读,挖掘其思想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彰显出白璧德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为当代中国文化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博;;吴宓与梁实秋对白璧德人文主义解读之异同[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01期

2 高木森;;后现代艺术的新人文主义[J];中国美术馆;2011年06期

3 ;作家手迹欣赏[J];快乐阅读;2011年19期

4 柴文华;杨辉;;论“学衡派”的理论倾向[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5 王锦厚;;梁实秋和鲁迅恩怨情仇始末——《郭沫若与这几个“文学大师”·后记》[J];郭沫若学刊;2011年02期

6 赵黎明;;一种“文化偏至”,两种“人文教育”——青年鲁迅与胡先殨教育思想之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潘水萍;;欧文·白璧德思想学说之批评新声[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8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研究论题的失语与重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越;;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吴宓的道德批评模式的现代价值——兼论文学批评的道德责任[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柏峰;;新人文主义散文的特质[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3 李喜所;;中国留学生与现代新儒家——以冯友兰、吴宓为中心的个案研究[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4 马利安·高利克;张林杰;;梁实秋与中国新人文主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5 吴小玮;;庚款留美生的留学生活及其影响——以胡适、吴宓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曾宁波;;试论洪堡德的高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法周;;学衡派的政治理念与道德理想主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8 刘传德;;试评洪堡德的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王一方;;心身医学与人文医学(报告提纲)[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俞兆平;;西方文艺思潮的本土化进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段怀清;挥之不去的欧文·白璧德[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刘吉;迎接新人文主义时代[N];文汇报;2011年

3 ;新人文主义中国影迹的学术追寻[N];光明日报;2010年

4 浙江大学中文系 段怀清;欧文·白璧德:绅士传统冥顽不化的坚守者[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李春雷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陈圣屏 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徐希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 简明海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博士生 葛亮 香港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追寻近现代学者的思想轨迹[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朱寿桐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新人文主义:在意念理性上展开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罗蓉芳;林语堂人格魅力激发我的学术激情[N];闽南日报;2007年

8 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景海峰;人文精神是精神创造的成果[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武夷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科技日报;2002年

10 本报书评人 钮卫星;萨顿过时了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雪莲;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2 刘霁;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雪明;制衡·融合·阻抗[D];复旦大学;2008年

4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5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7 刘聪;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媛;现代性视域中的吴宓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于海冰;跨文化视野中的欧文·白璧德[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嘉怿;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胡二猛;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宇;欧文·白璧德与《学衡》知识分子群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陈笑笑;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玉;鲁迅与中国现代新人文主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享;梁实秋的美学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婉丽;中西夹缝中的思想调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颖;学衡之“准星”[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龚宸珲;梁实秋“人性论”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雷娟;解放初吴宓的生存空间[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7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67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