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审美现代性视域下李长之的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0-05-19 09:05
【摘要】:李长之是中国新文学批评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理论批评家。在24岁他就用饱满蘸诗情的才华之笔书写了《鲁迅批判》,自此蜚声文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李长之文思泉涌的黄金创作时期,研究的领域涉猎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德国古典美学以及西洋哲学等,他是中国新文学批评史上当之无愧的美学家、批评家、翻译家。1957年被错划为“反右派”,依据“以人废声”的“传统”,各种期刊杂志、各种出版社都难以再现李长之的名字,他视为生命的书籍也难以再版,至此一位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批评家的身影伴随时代一同消逝。 当我们论及经典时,常常会说到时间是最好的证明。的确,在我们重新梳理中国新文学批评史时,一些美学的诗学理想将会重新跃入我们的视野,而李长之就是那被隐藏的风景。被隐藏的记忆,随着历史灰尘的剥离,重新向我们走来。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是诗学的、也是文化的,在他自成一体的理论批评体系中,渗透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中,他没有割裂传统,推呈的是一种文化的连续性,因而在儒家文化的精髓中,他挖掘了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等伟大人格的精神构成,体现的是对文学批评的一种整体意识。同时李长之也深入研究了德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自由开放的德国古典精神,也拓展了李长之的批评视域,歌德、席勒、宏保尔特、康德等古典大师的美学理想与人格精神都深深地触及着李长之激荡的内心,在中方文化的融汇中,,李长之形成了“感情的批评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 而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感情的型”,它至少包含着三层要义。首先是感情的类型,是“情感的形式”亦或“形式的情感”;其次是一种艺术的造型,这是从艺术的整体感知上生发而出的;同时“感情的型”包含着与人类普适的精神因子,具有普遍性。如果说“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感情的批评主义”的核心,那么“内在体验力”则是贯穿“核心”的“核心”。对于文艺来说不动用情感不足以感人、体验不深不足以深刻,而这些都是内在生命力的构成,有了这种奔涌的生命力,这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可见,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几乎调动了能够代表人类精神层面的积极要素,从而形成了“批评是反奴性”的感性批评、“感性的型”的形式性批评以及“感情的批评主义”的体验性批评。并将这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投射到自己的批评实践中,让我们看见的都是充满情感、蕴含深刻体验、有一种内在能量在奔涌的精神画像,所以我们说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史特立独行的、是独具特色的,是连通着人类普遍的精神实质的。 李长之是一位越深入研究,越会喜欢的批评家,他身上的人格魅力是让人钦佩的,在他诗学理想的批评理念中,是可以看见审美现代性的意义的。仿佛只有在审美现代性的视域下,才能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李长之,让我们看到他之于整个中国文学批评的意义。在李长之的文学批评中无论是“批评是反奴性”的感性批评、“感性的型”的形式性批评还是“感情的批评主义”的体验性批评,都与审美现代性的诸多表现不谋而合。因为对感性回归的推崇,对形式美学的彰显,对内在体验的关注都是审美现代性摆脱启蒙理性压抑的关键点。所以本文试图在审美现代性的视域下,运用审美现代性的视角,对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给予全新的解读,通过从审美现代性角度揭示出其批评的现代意义和审美内涵。 本文有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界定,并将当下有关审美与启蒙的悖论的相关学说给以总结,同时对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学现代语境进行了宏观介绍。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说明中国新文学审美现代性批评的发生。第二部分立足于审美现代性的诸种表现,阐释李长之文学批评的诗学理想,并阐释这种诗学理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审美现代性的表现之一形式主义倾向,来阐释美感形式与李长之“感情的型”的理论主张。第四部分着重介绍李长之怎样以其完整的理论主张,进入自己的批评实践的。第五部分着重分析李长之文学批评的得失,并探寻批评观念偏向功利之后,文学批评审美要素的一些缺失。同时总结审美文学批评的共有经验,为文学批评审美现代性给予启示,由此展望中国文学批评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靳丛林;;竹内好的《鲁迅》与李长之的《鲁迅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2 于天池;论批评家李长之对鲁迅的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8期

3 陈思和;;批评的探索与追求[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2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3 季臻;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0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70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