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阐释学视角研究中译本《灿烂千阳》

发布时间:2020-05-19 20:50
【摘要】:阐释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畴,同时深化了人们对译者身份的认识。乔治·斯坦纳是阐释学派翻译理论著名代表人物,他于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被视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领域里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斯坦纳将翻译的过程看作阐释运作,并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本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阿富汗战乱为背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揭示了她们在社会动荡下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为全世界人们了解阿富汗开启了一扇窗。小说出版后,中国青年翻译者李继宏将其翻译成《灿烂千阳》,受到广大中国读者的青睐,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本文以阐释学为理论视角,对《灿烂千阳》中译本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大量例证,探讨乔治·斯坦纳的阐释步骤在李继宏中译本《灿烂千阳》中是如何体现的,同时,基于李继宏的翻译实践,从阐释学角度总结出三条文学翻译原则,希望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注入新力量。 论文共六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意义以及论文的总体框架。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全面系统地综述了目前阐释学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对《灿烂千阳》的相关研究,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为理论框架部分。首先简单回顾阐释学的起源和发展情况,然后重点介绍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简明阐述了译者的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等基本概念。 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从译者的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等方面,对《灿烂千阳》中译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引用大量例证,揭示阐释四步骤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第四章基于李继宏的翻译实践,在阐释学理论指导下,得出三条指导翻译的原则,并指出只有三者相互和谐、相互平衡才能真正地实现理想的翻译。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尾,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得出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在李继宏中译本《灿烂千阳》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译者的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在翻译过程中彰显出来,在李继宏的翻译实践基础上,基于阐释学视角,总结三条指导翻译的原则,提出文学翻译应重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同时尊重原文,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情况,并且理想翻译的实现依赖于三者的相互和谐、相互平衡。同时指出了该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借此,本论文希望能够对将来《灿烂千阳》中译本的研究有所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小平;;原型批判视域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以《灿烂千阳》女主人公玛丽雅姆为例[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朱瑞君;;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范金宏;张雪梅;;小说《灿烂千阳》的叙事艺术[J];黑龙江史志;2010年15期

4 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发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陈亚东;;乔治·斯坦纳阐释理论解释王佐良《西风颂》的翻译过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朱益平;;阐释学三大原则对文学翻译的启示——以《德伯家的苔丝》多译本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尚必武;;《灿烂千阳》中的态度系统及其运作:以评价理论为研究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8 朱健平;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1期

9 高艳丽;;揭开阿富汗的苦难面纱——读胡赛尼《灿烂千阳》[J];世界文化;2008年02期

10 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艳;从阐释学角度论《围城》英译本中译者的主体性[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玲;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解析《灿烂千阳》[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黄翠华;从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看Uncle Tom's Cabin的三种中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劲;从阐释学视角理解《鹿柴》的多维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响艳;从阐释学视角论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D];西南大学;2008年

6 宋爱情;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在孙致礼的中译《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荣;《三字经》译本的阐释学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秋娜;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化词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9 张萌;阐释学观照下的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卢慧慧;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聊斋志异》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1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71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