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文学地理探论
发布时间:2020-05-21 00:52
【摘要】:辽代文学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低谷,前人对辽代文学的评价往往是略而不提,或一带而过,辽代文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冷寂状态。二十世纪以来,对辽代文学的研究开始打破长期冷清的局面。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辽代文学研究进入活跃期,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辽代文学的研究尽管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但多是从整体上对辽代文学进行历史的线性研究,或者是从文化角度分析辽代文学的风貌及其成因,而从时间、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对辽代文学进行研究的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地域视角出发,运用文学地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辽代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情况,辽代本土文学中心和文学活动中心所在与变迁,辽代与周边邦国之间的文学交流,辽代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以及辽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地理发展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静态的层面分析辽代本土文学地理。以对辽代文学家的生平考辨为基础,得出辽代本土文人的籍贯分布情况。文学家的籍贯分布及其变化,可以视为文学区域兴衰变化的反映,由此可以得出辽代本土文学中心的所在及其变迁。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动态的层面分析辽代文学的活动中心。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静态的,文学的发展则是动态的。以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为界,辽代前期以上京为首都,后期迁都中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变动,引起辽代文人群体流向的改变,形成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文学活动中心。此外,随着辽代文人的任职、贬谪、迁居等形式的流动,在辽代其他地区也有文学活动的发生。 第三部分考察辽代与周边邦国的文学交往。辽朝大致与五代同始,与北宋同终。期间与辽并存的有五代诸国、北宋、西夏、高丽等。辽与周边国家相互之间文学交往主要是通过使节往来实现的。双方使者在行使使命时,往往伴随着文学创作与唱和,在流动中促进了彼此之间文学的沟通和互动。 第四部分揭示在中原汉文化和北方地域文化双重影响下的辽代文学面貌及其成因。辽朝立国后,积极吸取汉族文化,汉化程度不断加深,文学也逐渐发展成熟。另一方面,契丹地处朔北,人民鞍马为家,逐渐形成了以勇敢剽悍、粗犷豪爽著称的民族性格,其文学创作受此影响,亦带有质朴刚健的本色。辽代文学可以说是中原汉文化和契丹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第五部分探讨辽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地理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在辽代以前,契丹所处的朔北大地是文学上荒凉之地和边缘地带。辽代文学的勃兴,对这个边缘地带的文学开发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辽代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活力。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73474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广耀;;试论辽代汉族儒士的“华夷之辨”观念[J];北方文物;1990年04期
2 曾肖;辽代文化与政治述论[J];东疆学刊;2005年01期
3 高福顺;;辽代上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4 高福顺;;辽朝中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5 武玉环;辽代儒学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5期
6 张晶;辽代诗学思想论衡[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周惠泉;;论辽代的契丹文文学[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毅;辽代文学思想论略[J];南开学报;1999年01期
9 杨义;;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动力系统与“边缘活力”[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别廷峰;辽代契丹族文学概说[J];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04期
,本文编号:2673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7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