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体的发生和文化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1 22:42
【摘要】:文体,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文章的这种体制或样式是在不断地积累下产生的,在不断积累中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形成固定的模式,从而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运用。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样的文体,每种文体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我们从每种文体的形式和它所表现的内容就能看出。并且每种文体的产生之初都不是出于纯粹的审美需要,而是与人们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相关的,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种文字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意思和感情,这时候我们的祖先就会按着这种需要去创作种种特殊的文体,这样新的文体就产生了,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承担者它的职能。也就是说,人和社会的需求是催生各种文体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的产生,有利于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古代文体的发生和发展,从发生学来研究文体,不仅能够清楚的认识某种文体在形式上怎样走向程式化,在内部结构上怎样形成模式化,更能够从某种文体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和创作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更深层的角度予以全面深刻的认识。 本文包括引言、三部分正文。 引言部分概括地介绍本文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繁富的文体和古代文体的分类”。首先,通过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的总集类文学的对比,介绍古代文体的繁富性。其次分析人和社会的需求对文体产生的重要影响,说明就是种种需求造就了文体的产生和它的体式。并且指出不仅在文体的产生中人和社会的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后世作者编纂总集的过程中这种需求因素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后通过《文选》、《文心雕龙》、《文苑英华》、《文章辨体》、《文体明辨》、《古文辞类纂》等总集类文选的对比,分析并选择先秦时期的典型文体,为下一部分对文体发生的讨论作以铺垫。 第二部分“先秦文体的发生和发展”。首先,主要对第一部分中总结的先秦时期四大类:即抒情性文体、政治性文体、一般实用性文体和诸子文体中的小类一一进行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人们的主观心理去探讨每种文体是怎么产生的,即文体的发生学分析。其次,简单介绍每种文体的在以后的发展情况,使对这些文体的发展脉络能作以清晰的认识。 第三部分“先秦文体的文化学分析”。主要探讨先秦文体的发生和儒家的礼制文化、先秦时期巫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些文体直接表现儒家礼制典礼的场面,有的成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成为礼制文化经典化的文本形式,总之与儒家的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先秦时期盛行的巫文化也对文体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本文结合发生学和文化学去分析先秦文体的产生和发展,试图通过还原当时社会情境设身处地的去考虑每种文体发生背后纷繁复杂的原因。从中国古代文体的源头去分析每种文体,更能深刻的把握文体的内涵,为后世研究文体的形式和体制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75019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仲晓婷;《文章辨体》的文体分类数目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2675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7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