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学中的女性话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06:44
【摘要】:延安文学中的女性话语是女性解放与国家民族解放融合过程中的话语实践,它与西方女性话语重在解构男性话语达到建构女性话语目的不同。本文对延安文学中女性话语的融合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对延安文学女性作品的解读,揭示这一时期女性话语对当前女性文学批评和女性文学创作的意义。 第一部分阐述女性话语和女性文学的关系并解析延安文学中女性话语产生的独特背景。延安文学不仅具有强大的国家民族话语,也具备“女性话语”产生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抗日战争爆发为女性知识分子投身革命奔赴解放区为延安文学女性话语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政策是延安文学女性话语产生的保障;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延安文学女性话语的产生的内驱力。 第二部分论述延安文学中女性话语的融合特征,即女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的融合;女性解放和民族国家解放的融合;女性民间视角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女性言语运用和男性语言符号的融合。 第三部分通过对延安文学中女性作家作品的解读,从叙述者、叙述内容——“故事”、叙事风格三方面分析延安时期女性话语的叙事特征。叙述者在女性各阶层的融合后队伍得到扩大;“故事”内容呈现女性个人解放与国家民族解放的融合,表达了女性话语对革命话语的追随;叙事风格表现为“硬”气十足的民族国家解放阳刚状态,伴随着内敛的女性主义姿态和朴拙的女性叙事策略。 第四部分总结对延安文学中女性话语研究的时代意义。从女性文学批评方面来看,它有益于填充以批判父权制为中心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造成的空白,也有益于扫除新启蒙语境中单一强调女性主体意识而造成的“视觉障碍”;从女性文学创作方面来看,它有益于打破“身体写作”浮浅的性欲望叙事状态,深化“身体写作”的内涵;也有益于打破女性私人写作幽闭空间,拓展女性文学创作视野。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78617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禹建湘;突围: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个尴尬命题[J];当代文坛;2003年02期
2 贺桂梅;知识分子、女性与革命——从丁玲个案看延安另类实践中的身份政治[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3期
3 李明德;张双;;接受与反思:延安文学价值浅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周群;女性话语:女性文学的本质属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勇;;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以解放区文学为例[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2期
6 吴晓云;;论延安文学的特征[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7 刘思谦;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林焕平;延安文学刍议[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03期
9 袁盛勇;阮慧;;真实而脆弱的灵魂——论丁玲延安时期的话语实践及其复杂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5期
10 袁盛勇;;重新理解延安文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678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7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