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诫子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5:31
【摘要】:魏晋,是人的自觉的时代;诫子书,是长辈对子辈的训诫,两者似乎没什么关系,但魏晋时期也是诫子书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不少内容多样的诫子书,涵盖修身、治学、持家等各个领域,为以后《颜氏家训》的出现作了准备。本文旨在探讨魏晋诫子书的发展原因及其内容、艺术上的特色和影响。 第一章从时代背景考量诫子书大量出现的原因。魏晋时期,汉代建立的君权绝对权威被打破,世族大家的地位逐渐升高,甚至达到了把持朝政的地步。一方面,世族大家为了稳固地位加大家法家风的教育;另一方面,朝代频更让人们也更依赖家族而非国家,诫子书的大量出现便是必然的结果。本章从政治背景、家族势力、作者身份及思想四个角度出发,为诫子书的发展寻找历史的、人文的原因。 第二章解析魏晋诫子书的思想内容。诫子书偏重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思想保守,除了教训子弟恭谨、治学外,还侧重传授为人处世之道,包括谨言慎行,不传是非,不窥探他们秘密等。儒学和道学在诫子书中都是“经世致用”的实用工具,被稍加改造变为适合生存的人生哲理,来保护个人及家族利益。当然,还是有孤介之士存在。内容中单独分析了陶渊明三篇诫子书,而陶诫的特别还在于他的寒士出身及隐士生活。 第三、四章关注魏晋诫子书的艺术和影响。首先诫子书属于“笔”的范围(少数作品除外),他文体多样,但都以实用为主,感情真挚,朴实,犹如口语。魏晋多样化的诫子书也为随后家训文学的体大精深做出了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9824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马玉山;“家训”“家诫”的盛行与儒学的普及传播[J];孔子研究;1993年04期
3 钱志熙;;论陶渊明的寒素性质及其在文学上的体现[J];齐鲁学刊;2010年01期
4 孟繁冶;;从诫子书看魏晋士人心态[J];文史哲;2006年04期
5 张艳国;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J];中州学刊;199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千;魏晋六朝诫子书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8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9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