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研究(1928-1976)

发布时间:2020-06-14 17:10
【摘要】: 集体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与个人创作并行的另一条文学脉线,它为推动新文学的渐进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独特贡献,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经验教训,这本身就昭示出新文学发展的丰富与复杂。从时间流程上来看,集体创作始于1928年,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这种崭新的创作方法从苏联译介到中国,成为新文学路径发生转变的标志之一;止于1976年,在“四五”运动波澜涤荡下,以“三突出”创作理论为准则的激进文艺路线宣告终结,集体创作随之戛然画上休止符。换句话说,集体创作与左翼政治思潮的盛衰休戚相关,这决定了其第一性的特征是意识形态性,在此基础上被赋予了最大的空间和效能。从表现形态上来看,集体创作显示出由“写实”、“具体”向“象征”、“抽象”的总体趋势,最终发展到以寄寓某种意念、意蕴、意象的思想情感状态和逻辑思维方式来消解日常生活和化解矛盾冲突。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趋势研究的方法相结合的思路,前者从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考察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的发生和发展,从中梳理它何以在中国水到渠成和广受瞩目的原因,并阐述诸种表现形态;后者注重一般事物内部历时变化的研究,同时对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梳理综合,通过它可以还原集体创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本质诉求,进而揭示中国新文学发展错综复杂和丰富多彩的一面。 除“导言”外,全文以集体创作历经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四章。由于所处阶段的社会时代背景不尽相同,集体创作的表现、风格、形式、技巧等诸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归根到底,各个阶段之间并非断裂,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文学的集体创作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形成、逐步推广、逐步深入和逐步固化的过程。 第一章是左翼时期的集体创作(1928—1937),为萌芽和展开阶段。集体创作受到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影响,以普及大众化为己任,积极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培养通讯员作家,并由“学步”发展到与中国社会现实结合,使得新文学的集体创作初露端倪和特色。在苏区,以红色戏剧运动和红色歌谣运动为主的集体创作被赋予神圣历史使命,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学行动,而是与明确民族国家意识的合法性相提并论,以求适配全国抗日的核心的重要地位,从而使苏区摆脱长期以来被污蔑、被攻击、被忽略和被“围剿”的处境。集体创作在此起到为之正名的作用,受到毛泽东和杨尚昆等人的首肯和倡导。 第二章是战争时期的集体创作(1937—1949),为深化阶段。在抗日战争初期(1937—1939),集体创作重在催生全民抗战、驱寇肃奸的民族解放运动,本质上彰显的是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为爱国精神之一种,传播快捷,影响广泛,在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均被赋予了最大的相通性。1939年之后,延安解放区文学成为集体创作的领头羊,新秧歌运动、新歌剧运动、旧剧改革运动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集体创作活动是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导引的服膺与回响,蕴藏着诸多“军事化”、“政治化”的内涵,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稳妥结合,从而起到团结群众、夺取胜利的作用。这表现出某种与时俱进的创造意识,艺术革命与社会革命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等量齐观和并驾齐驱。 第三章是“十七年”时期的集体创作(1949—1966),为高潮阶段。集体创作依赖于两方面的背景资源,一是延安文学传统的引鉴,二是独立国家实体的保障,由系统的理论阐述发展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促使具有普遍一致标准的文学共通体模式随之出现。集体创作以“新的人民的文艺”为核心观念,“工农兵方向”的合法性论证规定了文学范式的统一创造生产,工农兵被组织起来构成创作的主体,个体作家书写的个人性逐渐丧失,只能从集体创作的表现形态中得到认同。集体创作为巩固新生共和国的意识形态目的服务,“两结合”的推行标志着以“象征”或“意象”的因子来解决现实矛盾付诸实施,对于未来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想凭借浪漫主义情势特征予以激活。 第四章是“文革”时期的集体创作(1966-1976),为固化阶段。集体创作体现为集团的意志,“创作组”是其表现形式,以剥夺个人意志和夺取话语身份为运作前提。集体创作所使用的“三结合”、“三突出”等理论圭臬完全脱离了日常生活的根基,以表意符号诉诸意识形态,从而使得“象征”面相趋达巅峰状态。“样板戏”是集体创作“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之产品,对原有经典蓝本的修改或移植正是为了肃清“异质”元素,阐显集团意志,文本的主题、人物、内容、语言、形式等均达到齐一固化。在“样板戏”美学理念的笼罩下,其他应景之作沦为摹仿品和复制品,亦被贴上“集体创作”的标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洪国;刘献彪;;评《中国新文学20世纪域外传播与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5期

2 ;宋绍香著《中国新文学20世纪域外传播与研究》学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02期

3 龚剑祥;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特点[J];学术研究;1994年06期

4 陈洁;;“中国新文学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03期

5 王爱松;;从神圣到屈辱:中国新文学中一个主题的兴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02期

6 ;本刊稿约[J];新文学评论;2016年04期

7 ;本刊稿约[J];新文学评论;2016年02期

8 ;本刊稿约[J];新文学评论;2016年03期

9 陈国元;;重构思想史和中国新文学交融的学术平台——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2届年会暨“思想史视野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文学评论;2016年04期

10 钟桂松;;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J];教育;201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惠萍;;基督教书刊出版活动对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影响[A];东方丛刊(2008年第4辑 总第六十六辑)[C];2008年

2 逄增玉;;中国新文学中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二元模式主题[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马伟业;;抗日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4 郭成;;丁玲的创作道路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轨迹[A];丁玲与中国新文学——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专集[C];1986年

5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1898—2008:中国新文学高层论坛展开老中青学者学术思想交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8.6)[C];2008年

6 何友良;;苏区史研究的视野扩展、方法运用与未来发展[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范干忠;;苏区文化研究的新视野——简评《苏区文化新论》[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8 叶萍;;浅析苏区革命珍稀文献《火线上的一年》[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C];2012年

9 王庆生;;在纪念姚雪垠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上的讲话[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紫苑;“萧殷与中国新文学批评论坛”综述[N];文艺报;2012年

2 王学海;中国新文学的发轫有新说[N];文学报;2001年

3 庄钟庆;中国新文学研究天地广阔[N];文艺报;2006年

4 深圳特区报特约撰稿 马信芳;为中国新文学存迹留痕[N];深圳特区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陈思杰 特约记者 钟思婷 刘海阳;红色热土续传奇 苏区发展谱新篇[N];梅州日报;2019年

6 记者 曹优生;用好履职阵地 共推苏区发展[N];梅州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李子耀 本报通讯员 聂建武;苏区首府树丰碑 红城新县谱新篇[N];河南日报;2019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通讯员 刁定宏;推动老区苏区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南方日报;2019年

9 首席记者 钟智跃;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民生保障[N];梅州日报;2019年

10 曾仕谦 钟伟才 魏键华;梅江区:吹响苏区振兴发展“冲锋号”[N];梅州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首作帝;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研究(1928-1976)[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谭琪红;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谢开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熊标;苏区精神论[D];南昌大学;2014年

5 闵建颖;中央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6 刘国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D];温州大学;2013年

2 闵庆莲;论文学史视野中的苏区戏剧评价[D];南昌大学;2016年

3 杨芳;经历、身份与地方秩序重建:赣西南地区“苏区老干部”研究(1949-1958)[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静波;“苏区干部好作风”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樊志成;张闻天与《斗争》周刊(苏区版)[D];湘潭大学;2014年

6 邱筱斌;三明红色苏区文化校本课程的利用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峰松;中共苏区政权劳动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李懿;赣南苏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9 尹磊磊;鄂豫皖苏区的民生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龙文武;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3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13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